上海自考每年都有两次考试,每次考试考完之后都是有试题的,考生们就可以借助试题,来学习做题和出题者的出题类型,是有助于提升考生的成绩的。下面就是2020年10月上海自考00034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的时间是(C)。
A.1918年
B.1928年
C.1938年
D.1948年
2.涂尔干认为,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状态是(A)。
A.有机团结
B.集体团结
C.个体团结
D.机械团结。
3.属于塔尔科特·帕森斯的代表著作是(B)。
A.《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B.《社会行动的结构》
C.《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
D.《团伙》
4.我国最早译介西方社会学论著的是(D)。
A.章太炎
B.谭嗣同
C.康有为
D.严复
5.抗日战争期间,费孝通撰写的实地调查成果是(A)。
A.《禄村农田》
B.《化成镇的基层行政》
C.《金翼》
D.《芒市边民的摆》
6.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回答“为什么”的是(D)。
A.描述性功能
B.预测性功能
C.规范性功能
D.解释性功能
7.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之一是(B)。
A.自然科学法则同样适用研究社会现象
B.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
C.社会学研究应立足于宏观层面
D.提倡经验研究和社会调查
8.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进行定性分析,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是(C)。
A.个案研究
B.典型调查
C.实地研究
D.访谈观察
9.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推进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在(B)。
A.1935年
B.1936年
C.1937年
D.1938年
10.文化杂交又称为(C)。
A.文化冲突
B.文化融合
C.文化采借
D.文化传播
11.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称为(A)。
A.继续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12.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意识发展阶段,好孩子阶段是(B)。
A.第二阶段
B.第三阶段
C.第四阶段
D.第五阶段
13.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D)。
A.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B.个人决策与群体角色
C.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D.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14.霍尔提出社会存在的个人空间有(C)。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15.罗伯特·科利尔把社会资本分为(D)。
A.同质性社会资本和异质致性社会资本
B.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和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
C.结构性社会资本,过程性社会资本和功能性社会资本
D.政府资本和民间资本
16.在家庭结构类型中,只有两对或两对以上都是异代的夫妇,而没有未婚子女的家庭是(C)。
A.核心家庭
B.联合家庭
C.主干家庭
D.失独家庭
17.最先提出内群体和外群体这两个概念是(B)。
A.库利
B.萨姆纳
C.梅约
D.海曼
18.韦伯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合法统治归为(A)。
A.三种类型
B.四种类型
C.五种类型
D.六种类型
19.在著名的霍桑实验中,逐步形成的组织管理理论是(B)。
A.组织行为理论
B.人际关系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权变理论
20.根据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罢工这一行为的发生,常常是由于经济不景气要裁员或降薪,从而导致企业员工的愤怒,这属于(D)。
A.结构性助因
B.促触发性因素
C.一般化信念
D.结构性紧张
21.从个体对教育的需求而言,可以将教育分为(A)。
A.生存教育和地位教育
B.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
C.权利教育和地位教育
D.地位教育和生活教育
22.在《去学校化的社会》一书中,激烈批判制度化教育的学者是(C)。
A.布迪厄
B.保罗威利斯
C.伊凡·伊利奇
D.帕森斯
23.霍伊特于1939年提出的人文区位学理论是(D)。
A.社会文化区位学理论
B.同心圆理论
C.新正统区位学理论
D.扇形理论
24.根据毛泽东撰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分析框架,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可划分为(D)。
A.四个
B.五个
C.六个
D.七个
25.在我国公共场所抽烟,属于一种(C)。
A.违章行为
B.违例行为
C.违规行为
D.违法行为
26.英国城市学家E.霍华德提出的城市群研究理论是(B)。
A.都市圈理论
B.田园城市理论
C.组合城市理论
D.城市带理论
27.根据莫顿的目标——手段适应方式类型,既放弃了社会鼓励目标,也抛弃社会认可的手段,这种适应方式是(C)。
A.革新
B.形式主义
C.退缩主义
D.反叛
28.美国数学家赖特·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书中区分了社会问题与(C)。
A.公共问题
B.自我价值
C.个人困扰
D.公共环境
29.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无序状态、文化冲突和(B)。
A.制度坍塌
B.价值崩溃
C.结构紧张
D.情感虚无
30.在我国的社会现代化历程中,1949—1977年是(D)。
A.全面现代化发展期
B.现代化起步阶段
C.局部现代化阶段
D.全面现代化探索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DE)。
A.霍曼斯
B.布劳
C.科赛
D.布鲁默
E.戈夫曼
32.社会学实验的不足,主要是(ABDE)。
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
B.实验过程的反应性
C.实验内容的重复性
D.实验对象的有限性
E.实验结果的适应性
33.社会结构类型包括(CDE)。
A.制度性社会结构
B.行政性社会结构
C.关系型社会结构
D.实体性社会结构
E.规范性社会结构
34.消费社会的特征有(ABC)。
A.消费成为社会的核心
B.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张
C.消费主义盛行
D.消费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
E.消费是一种文化
35.社会不平等的研究传统,包括(DE)。
A.等级分析
B.身份研究
C.地位研究
D.阶级分析
E.分层研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
(1)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
(2)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3)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注重制约人的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
37.科层制组织的特征。
【答案】
(1)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
(2)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
(3)执行职务建立在公文基础上。
(4)职务的专业化和量才录用。
(5)照章办事。
38.社会网络的特征。
【答案】
(1)普遍性
(2)多重性
(3)滚珠性
(4)多向性
(5)隐蔽性
39.后福特主义的特征。
【答案】
(1)灵活的专项化生产取代了大规模标准化消费商品的生产。
(2)减少所有不能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间接劳动形式。
(3)工作团队的自主权增加,企业内部协调信息发生了从中央集中处理到分散处理的转换。
(4)劳资关系从福特主义下的对抗性的竞争关系,变成某种程度上的相互合作与信任关系。
40.社会变迁的特点。
【答案】
(1)必然性。
(2)前进性。
(3)非直线性。
(4)全面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如何实现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目标?
【答案】
(1)应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认真地开展社会现象研究;
(2)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3)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使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能力切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4)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借鉴国外社会学和中国过去社会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学派;
(5)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之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42.试述社会控制的适度问题
【答案】
(1)社会控制是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加以指导和约束的过程,因而涉及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美国学者罗斯在其名著《社会控制》中就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社会控制过强会牺牲个人的利益,而社会控制过弱会牺牲社会的利益。由此社会控制的适度问题就摆在我们的面前,也就是说,要避免社会“失控”或者社会“过控”。
(2)社会过控,是指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忽视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社会失控,是指社会控制相对削弱,社会成员的自由散漫性提高。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社会关系的协调,不利于社会整体效应的发挥,应当努力避免,一旦发现要及时克服和纠正。
(3)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有助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发挥,也有助于社会稳定繁荣。反之,则是对个性的压抑,不利于社会进步。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4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在社会转型中不断流动,发展社会阶层流动水平不断提升,有效激发了社会发展的深层活力。请联我国实际分析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和机制。
【答案】
(1)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包括先赋因素与自致因素。就中国的现实情况来说,大致受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宏观层面,受制于社会结构和国家的制度安排;中观层面,依赖于工作单位和家庭;微观层面则取决于个人后天努力。
(2)社会流动的机制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①制度安排本身导致的社会流动;
②制度安排与先赋因素,自致因素混合导致的社会流动;
③制度安排抑制先赋因素或自致因素而导致的社会流动;
④制度安排中的某些漏洞和偏向被一部分社会成员利用而导致的社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