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问校网:一站式提升学历的专业平台!

求学问校网

湖北自考

课程咨询
当前位置:求学问校网 > 真题辅导 > 湖北 > 正文

2019年10月武汉大学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3)

责任编辑:包佩 发布日期:2020-04-06 16:19:34 来源:求学问校网

【摘要】【导读】学美学的人,眼光不止将美停留在生活和自然的外表,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将美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现出来。《美学》不光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书中的哲学家的理论和心理...

【导读】学美学的人,眼光不止将美停留在生活和自然的外表,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将美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现出来。《美学》不光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书中的哲学家的理论和心理学知识,如:苏格拉底,铂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直觉,知觉,想像,联想,期待视野,典型,意象,意境,等概念要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是2019年10月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供大家复习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和美感的最终根源在于( )。


A.人的存在 B.社会实践 C.人的心灵 D.审美实践


2.在西方美学史上,审美"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布洛 B.博克 C.荷加兹 D.立普斯


3.我国美学史上,提出"尽善尽美"的美学观,主张人生的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相统一的是( )。


A.儒家 B.道家 C.佛家 D.墨家


4."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的人。"这是(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美学观点。


A.列宁 B.马克思 C.恩格斯 D.毛泽东


5.中国美学史上,( )在《论教育的宗旨》中认为教育应包括体育与心育两个方面,而"心育"包括德、智、美三育,只有"德、智、体、美"四育并举,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


A.蔡元培 B.王国维 C.梁启超 D.鲁迅


6.在西方美学史上,法国美学家( )提出了"美是关系"的学说。


A.狄德罗 B.黑格尔 C.康德 D.布洛


7."寓教于乐"是古罗马( )在《诗艺》中论述文艺的美育功能时提出的论断。


A.亚里斯多德 B.柏拉图 C.贺拉斯 D.毕达歌拉斯


8.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有"现代美学之父"称号的美学家是( )。


A.黑格尔 B.鲍姆嘉通 C.费希纳 D.康德


9.西方经验派美学家常把美看成是事物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快感和愉悦。但真正严格地把美感与快感区别开来的是《判断力批判》的作者( )。


A.黑格尔 B.康德 C.歌德 D.席勒


10.在美学史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是( )提出的。


A.柏拉图 B.马克思 C.苏格拉底 D.黑格尔


11.在艺术品结构层次的构成要素中,能集中体现艺术品之审美特质的要素是( )。


A.艺术形式 B.艺术内容 C.艺术意象 D.艺术符号


1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类型, 据此,"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就属于( )。


A.有我之境 B.无我之境 C.意境 D.物境


13.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是( )。


A.意象的重建 B.艺术感受 C.审美理解 D.审美想象


14.从艺术鉴赏的过程来看,中国美学认为,艺术鉴赏(接受)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是( )。


A.观 B.悟 C.品 D.味


15.中国当代美学家对美的本质有过激烈的争论,其中主张美是客观的,其代表人物是( )。


A.朱光潜 B.李泽厚 C.高尔太 D.蔡仪


16.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 )。


A.把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 B.以人为本


C.阶级性 D.系统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美感欣赏活动的深层心理特征有( )。


A.生理与心理矛盾的统一


B.个性与社会性矛盾的统一


C.具象性与抽象性矛盾的统一


D.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矛盾的统一


E.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矛盾的统一


2.艺术品的基本层次结构主要有( )。


A.物质实在层 B.思想内容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E.形式符号层


3.在中国近现代美育发展史上,许多美育家认为审美教育主要就是一种情感教育。这些美育家是( )。


A.梁启超 B.王国维 C.蔡元培


D.胡适 E.陶行知


4.从艺术存在的动态流程来看,艺术品作为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其基本特征有( )。


A.他律性 B.形式符号性 C.情感性


D.开放性 E.历史性


5.在美学史上,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的本质,其代表性的学说有( )。


A.美在愉快说 B.美在关系说 C.美在生活说


D.美在形式说 E.美在无意识的欲望说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娱乐说


2.意境


3.喜剧性


4.美育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优美?其特征有哪些?


2.美感的产生是哪些因素的因缘汇合?


3.丑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哪些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结合艺术作品,分析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具体事例,论述美育是如何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B 2.D 3.A 4.B 5.B


6.A 7.C 8.C 9.B 10.D


11.C 12.A 13.A 14.B 15.D 16.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CDE 2.ACDE 3.ABC 4.ABD 5.A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娱乐说:中外艺术美学家们关于艺术功能的学说。娱乐说一般可分为"自娱"和"娱人"两方面。该学说认为,一切艺术品都能使人产生身心愉悦的作用,把愉悦性看成艺术的最主要的功能。该学说抓住了艺术的愉悦性功能,是合理的;但忽视了艺术功能的多元性。


2.意境: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而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意境是一切优秀艺术品的共同追求和最高审美特征。


3.喜剧性:以笑为标志的喜剧性是人类生活和艺术中的重要美学范畴,它是以笑为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不协调的形式,从中肯定生活中的美的艺术、社会现象、生活现象和历史事件。它的效果是引起带有社会性内容的笑。


4.美育:美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使人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得到培养,完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的一种教育。它具有情感性、愉悦性、深远性等特点。美育的方式主要有自然、社会和艺术。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又称秀美、阴柔美、典雅美等,是人类活动中目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它表现了人与现实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是人对这种和谐关系的情感肯定。


(1)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存关系之中。


(2)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


(3)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轻盈、妩媚、秀雅、圆润、清新等品格。


2.美感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从逻辑上看,它是多种因素因缘汇合的结果,这些因素有:


(1)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2)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


(3)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4)一定的审美环境。


3.丑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有碍于人生的一种否定性价值形象,丑的美学意义主要有:


首先,就在于它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没有丑就没有美,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丑是刺激人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


再次,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原始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就充满了以丑为美的审美现象。


最后,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可转为艺术中的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


的艺术力量。


4.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有:


(1)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起。


(3)唯物辨证地解决了美学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4)有巨大的历史感。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意象是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也是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奥秘所在。它的基本特征有:


(1)虚拟性


(2)感性


(3)想象性


(4)情感性


2.美育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转移,来培养人们独特的志趣和高尚的情操。这牵涉到多方面的问题:


(1)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快适和愉悦。


(2)从个别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


(3)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玩赏。


免费获取【求学问校网】为您定制的学历提升方案
标签: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系求学问校网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求学问校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千元助学金

全国仅3000个名额

求学问校网服务条款

已帮助40万意向学员用户成功提升学历

立刻提交您的升学信息,离本科梦想更进一步!

求学头条

  • 最新更新
  • 最新专题
  • 最新问答
自考微信公众号
成考微信公众号
咨询电话

027-86646545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考生在线咨询

求学问校网微信公众号 求学问校网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关注公众号

招生咨询08:30-22:00

求学问校网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求学问校网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