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考报名已经结束,在过一个多月就要参加考试了,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小编还是希望大家能好好复习、积极备考,这里就整理了2021年上海自考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六,大家可以看一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在(D)1-14
A.纽约大学B.牛津大学
C.哥伦比亚大学D.芝加哥大学
2.1928年10月上海和南京等地的社会学教授在上海成立(C)1-19
A.中国社会学社B.西南社会学会
C.东南社会学会D.中国社会学会
3.社会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D)3-56
A.韦伯B.马克思
C.布劳D.涂尔干
4.结合关系可以表现为(A)3-64
A.强制关系B.反感关系
C.竞争关系D.斗争关系
5.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被称为(B)3-67
A.人口资源B.人力资源
C.人际资源D.劳动资源
6.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它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C)4-85
A.文化特性B.文化功能
C.文化集丛D.文化模式
7.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被称为(D)4-97
A.文化排斥B.文化融合
C.文化传播D.文化采借
8.在冲突理论中,达伦多夫提出的理论被称为(B)2-48
A.阶级斗争理论B.辩证冲突论
C.功能冲突论D.结构冲突论
9.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被称为(A)5-111
A.行为社会化B.规范社会化
C.角色社会化D.价值社会化
10.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被称为(C)5-114
A.正向社会化B.反社会化
C.再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
11.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是(B)5-121
A.社会观察B.社会实践
C.社会规范D.社会活动
12.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是(D)6-134
A.戈夫曼B.米德
C.库利D.加芬克尔
13.家庭、邻里、伙伴群体都属于(A)7-159
A.初级群体B.次级群体
C.参照群体D.正式群体
14.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被称为(C)7-164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D.完全家庭
15.利益群体的核心关系是(C)7-169
A.群体关系B.群体规模
C.利益关系D.群体成员交往
16.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人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多方面的需求,这种观点来自于(B)8-184
A.科学管理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
C.权变理论D.组织行为理论
17.在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中,制度的灵魂是(D)9-203
A.规范要素B.组织要素
C.设备要素D.价值要素
18.教育科学制度属于(A)9-208
A.派生制度B.从属制度
C.本源制度D.自发制度
19.规范社会秩序和管理公共事务这两个方面的功能集中体现于(B)9-213
A.教育制度B.政治制度
C.宗教制度D.经济制度
20.进入20世纪之后,社区研究的一个重大发展,就是开拓了对当代社会的城市社区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学派就是(A)10-229
A.芝加哥学派B.牛津学派
C.冲突学派D.功能学派
21.以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被称为(C)10-233
A.非农社区B.集镇社区
C.城市社区D.小城镇
22.社区发展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倡导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是在(D)10-240
A.一战以前B.一战以后
C.二战以前D.二战以后
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阶层结构大体分为(A)11-265
A.16个阶层B.17个阶层
C.18个阶层D.20个阶层
24.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提出了一个美国社会中的(B)11-272
A.社会流动模式B.地位获得模式
C.社会分层模式D.社会阶级模式
25.因不被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被称为(C)12-280
A.偏差行动B.偏差心理
C.偏差习惯D.偏差文化
26.假定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守规矩的人,在这一假定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偏差行为的解释是(A)12-284
A.生理学解释B.生物学解释
C.心理学解释D.社会学解释
27.把违反道德期望的人和事物视为“病态的”,也就是社会问题,这种观点是(A)13-304
A.社会病理学B.社会解组理论
C.价值冲突理论D.社会建构理论
28.不正当地利用政府和公众所赋予的权利和权威来为个人或个人所效忠的某个集团谋取利益,这被称为(C)13-307
A.贿赂B.不当得利
C.腐败D.恐怖主义
29.要认识到社会问题的长期存在和反复性,要有持久战的意志和毅力,这是社会问题防治的(C)13-323
A.全球性思想B.全局性思想
C.长期性思想D.整体性思想
30.就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看,从15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期属于(B)14-346
A.增强阶段B.萌芽阶段
C.开始阶段D.起飞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社会学在教育方面的功能主要有(CD)2-38
A.提供模式B.反馈信息
C.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D.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E.建立规范
32.文化传播有一个过程,美国人类学家林顿把文化传播分为(ABC)4-97
A.接触与显示阶段B.选择阶段
C.采纳融合阶段D.冲突阶段
E.扩散阶段
33.组织的特征表现为(BCDE)8-177,178
A.具有偶发性B.具有特定的组织目标
C.具有一定的权威体系D.组织成员的角色化
E.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
34.据美国学者马列比和杰克林概括,男女在各方面的差别有(CD)11-253
A.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男性胜于女性
B.在视觉、平衡觉能力方面,女性胜于男性
C.在逻辑思维、数学能力方面,男性较高于女性
D.在触觉方面,女性比男性敏感,反应更快
E.在记忆和观察方面,男性较高于女性
35.社会变迁的特点包括(ABCD)14-328,329
A.必然性B.前进性
C.非直线式D.全面性
E.整体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可持续发展3-72
答: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
37.文化冲突4-98
答: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38.合作6-139
答:所谓合作,就是指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39.公共部门8-188
答:所谓公共部门,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努的政府组织。
40.社会控制(广义)12-291,292
答: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2-45,46
答:一、在实际研究中,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是经常配合使用的。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研究者须借助定性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在进行定性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又须借助定量研究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起质变的原因。
二、两者的不同点有:
1、着重点不同。定性分析着重事物质的方面;定量分析着重事物量的方面。
2、依据不同。定量分析依据的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分析依据的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资料。3、手段不同。定量分析主要适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分析则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法等方法。
4、学科基础不同。定量分析是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为基础,而定性分析则以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
5、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定量分析是为了更准确地定性。
6、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量分析主要以数据、模型、图形等来表述,定性分析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
42.简述文化的反功能。4-87
答:文化的反功能是一种文化功能的特殊情况。文化也会对社会整合与社会进步起着阻碍乃至破坏作用,此即文化的反功能。文化的反功能一般发生在两种情况下:
(1)文化滞后现象发生时,精神文化会对物质文化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发生在反文化群体和某些亚文化群体中。
43.简述中国社区发展的原则。10-241,242
答:联合国1955年发布的《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曾列举了社区发展的十项基本原则,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则可以概括为以下五项原则。
(1)民主原则,即社区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
(2)需要原则,即应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为重点,特别应从解决社区面临的迫切问题人手。
(3)自力原则,即要求社区居民挖掘自身潜力、自力更生。
(4)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
(5)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原则。
44.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分工的思想。11-250
答: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十分丰富,其基本点可以概括为:
(1)分工有“自然分工”和“真实分工”之别。
(2)从“自然分工”到“真实的分工”是质的飞跃,社会出现了主人和奴隶,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社会从无阶级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
(3)与真实的分工出现的同时,产生了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和私有制。
(4)分工的发展导致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分离。
(5)“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45.简述社会问题防治的意义。13-319,320
答:(1)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和民众的安全感。
(2)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以避免和减少社会问题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损失,物质和精神的损失。
(3)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
(4)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以改善、提高有关机枸的应对能力和效率。
以上就是2021年上海自考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六的相关内容了,更多上海自考资讯以及复习资料都可以持续关注本站,大家也可以关注【求学问校网】微信公众号,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带给大家自考相关资讯。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