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雅思—专家谈雅思考试发展趋势
- 河南2011上半年自考网上报名入口 点击进入
- 2011年广东省护士资格考试报名现场确认时间
- 2011上半年乐山五通桥区会计从业考试报名3月10日-4月1
- 哈尔滨香坊区2011护士资格考试报名现场确认时间
- 2011什邡第一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3月1日-4月15日
- 2011什邡第二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7月1日-9月16日
- 2011年中山市护士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 长安大学2011考研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进入
- 西华大学2011考研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进入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考研成绩3月3日查询
- 中南民族大学2011考研成绩查询3月4日开始
- 沈阳建筑大学2011考研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进入
- 沈阳工业大学2011考研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进入
实录:4.24多省公务员考试特点及解读
来源:求学问校网 发表时间:2011-04-26 浏览 43 次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了中公教育集团首席研究与辅导名师李琳老师。
李琳: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还有吴红民老师。
吴红民: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他们将为我们解读4月24日多省公务考试的相关情况,首先请李琳老师介绍一下这次考试的整体背景。
李琳:昨天一天的时间里,全国一共有21个省份进行了联合的公务员考试,在21个省份当中,大部分来讲,都是去年上半年的考试主题,也有一些是去年 9.18联考,然后临时更改时间,改到今年4月24日来京考试,比如说辽宁省。在这次考试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个趋同的趋势,原本报名比较多的省份,它的报名人数会略有下降,原本报名人数相对比较少的省份,人数却在攀升。也就是说,其实全国在关注公务员这样一个热度上来讲有一种趋中的趋势。具体的从这一次考试的命题来讲,我从行测上来分析一下,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命题的科学性进一步增强。命题的科学性主要在于什么呢?在今年考试当中,有个别省份没有按照联考的统一考试时间进行考试,比如河北、江苏是独立命题。各位考生们都比较清楚,江苏的命题能力,有史以来,是全国命题能力比较强的省份,还有浙江、山东。他们的命题能力是我们一直都比较了解的。但是,还有一个省份,河北省在今年考试当中采取的考试时间和整体的题量都和其他的省份有所区别,并且在命制题目过程当中出现了原本国考和省考的差别。举几个例子,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去年的时候取消了数的推理,虽然不清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原因,但是我们认为,在这样一种命题趋势下,它是通过改变题型和题量的分布来增加考试的难度。在这次联考当中,大部分省份采取了这样的策略,不断去掉了数的推理题型,还去掉了类比推理的题型。而在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当中仍然考查了数的推理、类比推理,其他的题型仍然考察,而且考查的内容相对来说是陈旧的考点,像语句表达、病句、祈句和词的读音、注音等等这样的题型,还包括比较明显的像选词填空,我们国家的命题趋势把选词填空题型更名为逻辑填空,更加强调选词的逻辑性。
在考试当中会发现联考的试卷更多是突出在整个语境当中应该选择哪个词更合适一些。在河北的命题当中更多出现了一些形近词或者近义词的词义辨析,所以从联考的大趋势来讲,它还是趋于命题的科学性。第二个特点就是结构,结构调整也非常的明显。我们知道在整个行测命题过程中,主体上分为四大部分,虽然考试进行五大部分,但主体上来讲是四大部分,包括言语、逻辑、数学以及常识。在这次考试当中增加了言语的比重,减少了数学和逻辑的比重。数学和逻辑减少了五道题,在言语部分增加了10道题,使整个三个方面的测查上比重更加合理。第三个特点,区分度更加鲜明。也就是说一个考试、一个试卷,考试的区分度是本质上决定命卷水平的高低。在每一种题型当中,难题和简单题的比重,在这次考试当中分析,它是趋近于很合理的四六分的状态,比如说是6道题属于基本题型,4道题属于较难题型,真正能够区分出考生和考生之间的能力差别,主要是这样三个特点。
站长统计站长统计
主持人:请吴老师介绍一下申论命题的一些相关题目。吴红民:实际上从今年命题的总体情况来看,申论命题还是比较科学,总体的难度跟去年相比,基本持平。但是有个别题目的设置,还是很到位的,实际上也会凸显出当前的公务员考试,在整体难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会通过个别的特殊设置,最后让考生的分数呈现相对比较明显的划分。具体来讲,今年这套卷子从几个方面来说,特点很鲜明:第一,在整个社会热点选择和材料组合上有几点很明确。首先,整个社会热点的选择仍然凸显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侧重考查考生对于政府的大政方针的政策理解和认识。这个大政方针的政策,包括过去地方公务员考试当中常常出现的地方性热点。今年在选择上,特别是选择人口普查这样一个全国性的热点,这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去年一些大型的公务员考试,像9月18日多地的公务员考试,当时选择了陕西省煤炭资源改革这个局部性热点,而今年专门选择了人口普查这种全国性的热点,其本意是很明确的。接下来在材料上表现出来的第二个特点很明显,考生在真正阅读材料的时候会发现,整篇材料的难度不是很高,阅读起来比较容易,主要原因是因为材料中政策性和理论性,包括分析性和评述性的语言相对较少一些,大部分是陈述性的语言,讲一些例子、讲一些故事和社会现象。从直观角度来看,对考生的压力并不是很大。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逻辑性非常清楚。以前公务员考试,突出的是公务员考试的申论材料,材料和材料之间的逻辑顺序看起来很零乱,整篇材料没有任何逻辑顺序,完全是零碎的。但是今年不一样,今年材料在逻辑上非常清楚。比如材料一,就告诉我们几点,第一点现在中国政府在推进人口普查,第二点人口普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点,人口普查的意义是什么,给定材料分别阐述,当前由于中国人口快速增加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在城市找工作难、上厕所难的问题,比如谈到义务教育、谈到孩子入托难、上学难,这种逻辑是非常清楚的。我也相信今年的考生在读材料的时候会觉得很轻松,这是一个好事情,也是一个坏事情。等一会儿我们会讲到,实际上对能力要求会更高一些,这是材料上选择的第二个特点。
材料选择上还有第三个特点,今年的材料实际上包含的主要问题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以前的公务员考试,一般情况下给定材料的主要问题都是一个。比如考查资源改革,重点会考查陕西省的煤炭材料存在多、小、散、乱的格局,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去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要推进煤炭资源的改革和整合,它具有一个主要问题。今年是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主要问题是人口普查,讲到在人口普查过程当中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民群众对人口普查工作不是很理解,也不是很支持,所以普查员和调查员很难入户调查,这是一个问题。第二谈到老龄化,当前中国已经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养老问题成为当前非常突出的问题。这是材料的三个特点,选择两个主要问题,实际上在写作过程中给考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考生没有办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思考清楚到底考什么?这也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第二个方面,从命题角度来看,今年的题量明显减少。今年的题量一共有四道题目,往年是五道题,或者是四道大题,但是有某一道大题有两道小题目。今年非常清楚,一共有四道大题,题量减少了,考生总体做到的篇幅也相应减少了。题目运算上还有第二个特点也比较清楚,实际上题型涵盖比较全面,对于一道题目归纳概括,属于传统的题型;第二道题目属于典型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三种题型叫典型的贯彻执行能力;第四种题型是考查议论文的写作。我们会发现这种题型的涵盖面确实比较广泛和全面。
第三在能力考察上,今年对考生两个能力很看重,第一个能力在思想观念上,对于中央政府的重大理论和政策,是不是有足够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这是考查的重点,遗憾的是大部分同学恐怕对人口普查平常不是很关注,对人口问题,在整个社会问题中占有的地位了解地不是很清楚。第二个考察重点,在能力上,特别强调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第三道题要求写一个某街道办事处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公司的指导意见,这是一个公文,虽然不强调公文的格式,但在内容的要点上很清楚,要按照公文的内在逻辑书写,对考生的实际能力要求更高,这是在能力上对考生要求的两个方面。
第四,在最后整个标准答案或者整个答案的制定上,我觉得肯定会有非常明显的特点。现在整个开卷工作没有开始,根据往年的情况大体预测一下,今年总体上来讲,无论材料的简单还是困难,无论题目设置是多还是少,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得分点或者绝大部分的标准答案仍然来自于给定材料的。今年仍然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把握给定材料的字面含义以及了解字面含义背后的主旨观点、看法、思路,而且要求考生能够在最后作文写作中学会理解和驾驭材料。
今年总体来讲是四个特点,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难度适中,但是在某些题目上还会有提升。
主持人:刚才两位老师也提到了从题目的一些情况包括要从大政方针出发,请老师介绍一下今年和往年的命题趋势是怎样的情况呢?
李琳:和往年对比的话,其实还是我刚才所说的那三个特点。和往年对比来讲,各种题型的分布,比如每一年比前一年都会有一个更明确的划分,比如像推理的部分,以前更侧重于考查必然性推理的部分,包括今年河北省的试题也出现了一则材料连续给出五道题,让你根据材料进行一个原数对照。在2007年的国考开始就已经侧重于考查可能性推解这一部分,在整个命题的科学性上,更加强调了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一直在强调行测本身更倾向一种智商能力的测验,进入到公务员队伍,首先对智商有一个基本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在整个考试当中,在划定分数线的时候有一个行测分数线,也就是说行测应该是一种门槛,要起到门槛的作用。从难度上讲,应该说是逐年增大,但是区分度更加明显,基本题型还要占到一定的比例,但是有难度的题型始终还会出现,而且它的难度是逐年攀升的。
再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当一个问题第一次考到的时候,一定考最基本的概念,比如今年在数学运算当中,就考到了不等式的问题。第一年考,肯定是用简单的、极值的思想和方法就可以解决的,后面再去考到的时候,一定会考得比较深,就像广大考生比较了解和熟悉的,行测当中数学运算是一个难点,数学运算当中最难的又是形成问题和排列组合问题,为什么这两组题型难,并不是因为这两种题型需要的功底有多深,而是这两种题型考得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我们在复习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到这样的变化。比如在数学的基本概念当中,在逻辑的基本概念当中,我们已经考过的是哪些点,没有考过的是哪些点,我们要详略得当,有主有次、有重点和有深度的分析。
吴红民:我很赞成刚才李琳老师谈的一点就是行测和申论的关系,其次是笔试当中是不一样的。对行测来讲,一定是我们的考生最后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机关的一个必要条件。公务员的基本要求是智商一定很正常的,甚至智商要高一点。申论在更大程度上侧重于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将来工作的基本能力,这句话在2009年11月13日公布的2010年国考的申论大纲的第一句话就说得很清楚。我们说考好申论应该是进入机关的一个充分条件,它和将来的机关工作结合会非常密切。我们经常讲另一句话,叫“得申论者得天下”。申论的命题趋势非常清楚。第一,申论一定是侧重考查,首先是考生对整个国家大政方针的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个很重要,无论是中央机关的公务员考试还是地方的公务员考试,这个能力的要求是一以贯之的。第二个发展方向也很清楚,侧重于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公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实际上反套路和非模式化已经很清楚了,过去有些同学的申论,可能因为文笔不是很好,理论综合水平也不是很强,对社会热点的认识也不是很到位,他可能会采用别的办法,比如背一些范文,背一些万能开头、万能结尾、万能表述,他在考场只要套就可以了。现在判断标准很清楚,或者总体思路很明白,实际上考生如果这样做的话,最后分数一定很低。而且很多情况下,你是在没有办法就往上套,比如今年考试写一个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是很典型的公文,它没有办法套用过去准备的所谓万能的模板往这里一放就可以,它没有办法这样做,包括在作文的命题上,是以家底为题写一篇文章,像这种文章,难倒了很多同学,尤其是背诵过万能模板的考生肯定不适应。我觉得这三点是现在申论发展的方向和总体的趋势。
主持人:能不能请李老师结合这次考试行测的情况给考生做一个真题的解读呢?
李琳:一般我们在介绍行测的时候,总是喜欢按照四个部分来介绍,就是数学、言语、逻辑、常识。从今年试卷的顺序来看,第一个部分考查的部分是言语部分,重点考查两种题型,一种是选词填空,另外一种是片面阅读,在言语方面主要体现出来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逻辑化趋势比较严重,特别是在选词填空当中,如何去选定这个空、应该填一个什么样的词,是按照逻辑的方式进行考查的,而不是让你区分两个形近词或者近义词之间的词义区别。举两个例子,第一道题,其中就有这样一句话,“确实任何一言以蔽之的企图成为什么”,前一个空,“一言以蔽之”,也就是说他想用一句话描述所有的事物,这时候一定要用雷同或者相同表述同样含义的词填在这里面,这就锁定两个选项,那么再根据“企图”这个词的含义就知道是不可能的,所以后面的词叫搭配“徒劳”这个词。
再比如说第二道题也非常的明显,这道题是典型的逻辑推理的题目,说酒主要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在古代缺乏严密容器条件下很难保存。这个时候就要知道液态的形式,不是很严密的容器当中是不能长期保存、完好保存和大量保存,而且我们要了解到液体是具有一定挥发性,在非严密的容器中难以长期保存。言外之意,是考查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不简单是一种言语,是一种词义的储备。
第二个特点,我们在考试当中片面阅读,一般从提问方式来讲,可以分为内容型的、主旨型的和逻辑型的,但是我们发现现在整个命题中,倾向于一种主旨化,不管是问内容还是逻辑论断,还是主旨,倾向于回答整个文章的一个中心内容,比如有这样一个题目,说的是什么呢?它的问法是典型的内容型问法,下列说法符合文义的是哪一个?我们从四个选项中可以明显排除A和B,这道题说的是水稻,描述水稻在我国历代当中是如何发展的,从最开始发现是在甲骨文中就有稻子出现,然后又描述了春秋时期,在宋代、在明代的发展,根据原文,我们用咬字眼的方式,可以把 A选项和B选项进行排除,而C选项,这里面虽然说通过原文当中表达的含义没有直接表述,但是我们通过这样一句话,其实是可以进行逻辑推断的,到了宋代,由于种植数量多,而升至五谷之首,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句话说明宋代人以稻米为主要粮食。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即使是内容型的文段,核心问的还是主旨,核心表达的含义是什么?是水稻在我国古代发展的一些经历和历程。所以,这道题目,一看四个选项,就明显觉得应该是第四个,如果能把握住这样方向的话,就可以明显的选出第四个选项。
另外,它还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呢?重点考查文段的意图是什么,核心在于表达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章题材。如果它是一个说明文,表达的意图就是要向我们介绍某一个事物。如果要是按照我们所说的议论方式来表达,核心表达的就是一种观点。如果他在整个表述过程当中用了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或者写景的方式,或者是一个讲道理的方式,一定讲的是背后深层次的道理或者指导我们应该如何去做的问题。比如说这里面就有一个材料,它是关于北极熊的一个生存状态,这道题目可能大部分的考生会在B选项和D选项当中徘徊,一个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另外一个是说环境变化改变了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到底哪一个是它的文段的主要主旨,是作者主要的表达意图,我们就要分析文章的题材,它是用一种说明的方式来表达这段文字,这个时候主要想介绍的,是让我们了解到这个事情本身,而不是它背后所蕴含的一种道理。所以这个时候就要选择第四个选项,环境变化改变了北极熊的生活习性,而不能去选它背后蕴含着的这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内涵,这样的一些变化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第二个部分,逻辑的部分。逻辑的部分,我们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图形推理,我们发现在这次考试当中,考到了十道题目。这十道题目中的图形推理更加侧重我们的一种视觉推理,大家看到的第一道题就是俄罗斯方块,这道题是组合的形式,是一种叠加性的考查,后面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少的去测查数量型的问题,数量型的比重越来越少,而是对于空间感,对于图形的叠加性,对于图形和图形之间对称性的关系,考查得更多一些。
对于推理这部分,体现的特点是必然性推理,仍然以假言命题为主题,除了在69题当中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食品安全才能实现,只有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才能怎么样。这个时候讲的就是三个假命题,主要考查假命题的规则,不但利用传统的必然性推理的考查方式,来考查逻辑,而且它用可能性推理的方式考查一道题,利用德国的一个例子最后得到一个结果,只有具备强大的制造竞争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才有高度稳定性。我们要反驳它,反驳它这个结论,其实就是在找这个假言命题的矛盾。它的假命题就是后面被肯定,前面被否则,我们知道有些国家经济有高度的稳定性,但是却不具备强大的制造能力。这个时候就应该选择C选项,就很明确。这是它非常重要的一个推理之一。
到了数学的部分,其实我们说在整个数学的作答过程中充分体会的就是一点,要放弃。因为数学这部分,大部分的考生对于数学的知识遗忘的比较多,另外这种题型确实要求计算时间比较长,包括制造分析。在我的课程当中一直强调这部分一定要放弃,而且它在这次考试当中明显出现了一个特点就是前三道题比较难。我在之前4月24日联考当中举办了一些培训班,进行了9个培训班的课程讲解,主要讲解数量关系这一点,我跟同学们讲,上来就是给大家三棒子,它的意图就是第一道题难,第二道题难,第三道题难,让你没有信心做完这十道题,看完前三道题就基本上已经全部放弃了。还好这一次我们拿到的试卷当中,十道题目当中,有六道题是选择题,这使我们感到惊奇,当时我们统计的数据确实发现这道题目当中选B的确实多。当时我们给考生建议,这部分以放弃为主,不会做的题就选B。当然,在整个过程当中,包括放弃不单单是指数学运算这样的题型,还包括资料分析,资料分析当中明显有这样的问法,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下列说法与资料不符的,一般做一道题目相当于做四道其他的题目,所以像这样的题,建议考生在考场上放弃,节省时间,有充分时间解决短时间可以得到更多分数的题目。这是很重要的。当然,在考试当中还有一些基本题型是可以把握的,比如说像这次考试当中考了一个概率的问题,我们一直强调概率讲的是什么?概率讲的就是排列组合,就是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这次考试当中有一道题目是四个路灯,每个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是0.1、0.2、0.25、0.4,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的概率是多少?如果联系到排列组合的问题,至少有一个,反算,用全概率1 减去全都是红灯的情况,全都是红灯的情况就是用乘法的原理,就是乘0.1、0.2、0.25、0.4,这个时候快速可以计算出来,一减,这道题目的答案就很明确了。当然,还有刚才所说的,如果第一次考查的内容,考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比如说第一道题,其实是一个难题,因为第一次测查不等式的问题,但是如果在脑海中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极致的方式来解决不等式的问题,其实这道题目非常的简单。那就是说把后十个箱子,要想最重的箱子最重,就用后十个箱子尽可能的轻,让后九个箱子尽可能的轻,后九个箱子全部让它是1,最后三个箱子加和就是3,前面三个加和又是它的1.5倍,那就是4.5,最重的箱子就是2.5,这就是它的最大值,一共分成了11.5份,我们就用100除11.5,再乘上2.5,就这样简单,如果我们这个思路很清晰的话,这道题明显可以选对的话。即使不行的话,我们按照放弃的原则,不会做选B,这道题仍然会选对。这是整体上来讲,每一个部分其实我们在考生把握的过程当中,也是要有一些方法和技巧的。
主持人:请吴老师介绍一下申论这次真题的解析。
吴红民:从申论方面来讲,今年出了四道题目,第一道题目的难度确实有点低,实际上这是申论命题的一种习惯。第一道题目的难度一般比较低,主要起到两个作用,第一是让考生阅读深,第二是送分。这种题目基本上没有什么好讲的。第一个问题,比如概括说明人口普查,要掌握我国人口哪些方面的基本信息,并分析指出掌握这些信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道题目的所有点来自于材料,只要找出来就可以了。
第二题看起来是传统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题目,还有一些命题点很关键,给定材料当中提到某市在人口普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假如你是一名普查员,请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要求问题明确、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不超过300字。这个题目我相信有很多考生在看到的时候是没有感觉的。这个题目的陷阱很多,一不小心就要扣分,几句话很关键。第一句话,要求要做到问题明确,这个题目看起来只有一问,针对主要问题谈一下具体措施,实际上是有两问,第一问,需要我们的考生概括一下现在人口普查遇到的问题是什么?第二问,针对这些问题谈谈具体措施。这是第一个陷阱。第二个陷阱,假如你是一名普查员,对一个普查员来讲,如何解决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我们要入户去调研和入户去调查,遭到别人的拒绝,我该怎么做。因为我的身份很特殊,是一个调查员,有很多工作和措施本身其实现在也限定得很清楚,如果违法也没有处罚措施,有的同学可能谈到大法有问题,想到法制上怎么解决,制度上怎么解决、管理上怎么解决,怎样处罚,但是放在这里是不合适的,因为调查员没有权力处罚人民群众,这是很清楚的。法制上让我们去做一个调查员,根本没有任何权力去立法或者完善规章和制度,发现万能的东西放在这里,不管万能几条用在这个地方统统用不上了,这很典型。
第三,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什么叫具体措施,就是明确反对考生讲一些假大空的问题,比如动不动就谈,首先要加强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这肯定是要扣分的,属于典型的假大空,没有所谓的思想教育,核心就是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让群众理解和支持我们。材料当中谈到了一些点,我们可以在社区里头去设一些咨询台,悬挂一些横幅,对群众提出了很多问题进行及时的答疑和解惑,但是它是非常具体的措施,不需要动不动加强思想教育、强化监督管理、完善法律机制,完全不需要,所以这些措施很具体,核心是强调要能够写出扎扎实实的内容,而不是假大空,这是一个陷阱。接下来是要求具有针对性,具有针对性的意思很清楚,就是我们要针对具体问题是问什么,就是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从目前情况来看,有些同学没有弄清措施明确这个问题,材料中还谈到了,为什么群众会不理解、不支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群众的很多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在过去政府调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出卖,所以很多房地产的中介机构、银行、保险机构打电话骚扰他们个人的生活,这是第一个,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第二个原因,存在人户分离的现象,比如我是一个租户,你来调查,我户口簿在这里,有人户分离的现象,因为这两点,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结果有很多同学提对策的时候谈到如何去保证个人的隐私,谈了很多,其实材料说得很清楚,保障个人隐私就是一个办法,要跟人家签订一个个人隐私的保密协议,材料上写得很明白,完全不要想太多。还有同学谈到人户分离怎么办?这不是主要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这是最关键的,所以要有针对性。接下来还有技术层面的要求,要求分条做大。什么叫分条做大?你说的对策、措施必须一、二、三、四写得清清楚楚,在最好的情况下,其实这分段作答是最好的,每条对策单独占一段,对于考官来说,在判卷过程中,这样的卷子压力是最小的,一眼就看明白你要写什么。恐怕还有不少的同学为了节约字数,最后把整个答案写在一篇,没有任何分段,在这种情况下会对考官的判卷工作带来客观上的不便,考官没有办法一下子找到这么一段密集的话当中到底分几条,这是第二道题目,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背后很容易犯错误,从目前了解情况来看,这道题容易犯错误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第三道题也是一样的,假如你是某街的办事工作人员,根据材料六七八去拟定某街办事处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文字简明,分条撰写,有指导性和可行性,不超过400字。这条题目是很典型的公文,有几个点考生容易犯错误,第一点就是指导意见的本身内容要点是什么?一般指导意见至少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讲综合性和必要性。这里要谈一谈改进老年人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什么。第二要谈指导意见,意见是什么呢?就是具体措施,这个事情怎么做好,有哪些具体措施,要讲清楚。显而易见,我相信还有很多同学并不理解这篇公文内在的逻辑是什么。第二个难点仍然是要求分条撰写,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仍然有很多同学审题不够仔细,虽然没有看到明确要求我们分条撰写的要求,可能写成一片,最后给考官的判卷带来很大的难度。这是第三道,我们估计很多考生会犯的错误。
第四道题是作文,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估计作文最严重的问题是跑题。作文在所有错误当中,最多的错误,第一是空白卷,什么都不写,第二种就是跑题。今年我们来看跑题比较少,题目中说得很清楚,结合给定的材料,以家底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实际上已经把这篇文章的题目确定好了,叫“家底”。很多同学不知道什么叫家底,很多同学瞎写,有些同学重点写老龄化,老龄化和家底之间没有特别直接的联系。就整篇材料来讲,说的家底是什么?我们说一个家庭的家底是什么,经常会讲你们家庭的家底会怎么样?比如存款、不动产、股票,这就是所谓的家底,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我们的家底是什么?就很清楚了,回归老问题上,就是要求考生能够理解人口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或者换句话说来讲,人口问题是我国发展最根本的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我们以前上小学或者上初中讲到国情都会说,我们的国情是什么?第一句会讲地域辽阔,第二句话是人口众多,在某种程度上,人口问题能不能解决好,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经济社会能否实现持续发展,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实现和平崛起或者民族复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和前提。然后讲这叫家底。首先要摸清楚,我们这一大家子到底有多少人?这是基本的前提,这个摸不清楚,很多事没法做。比如谈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服务均等化,它的政治社会管理工作就无从谈起,不清楚到底有哪些人,这个家底,一定是直接的,要求我们去针对人口普查去谈。我们也可以推测一下,在这篇文章最后判卷过程中,也应该是要求考生应该以人口普查作为这篇议论文重点分析和评论的对象,而不是把老龄化作为分析的对象。除了老龄化之外,还有很多同学写很奇怪的,比如所谓家庭幸福感,或者谈到群众的幸福指数,实际上从整篇材料来看,和幸福指数没有太大的关系。第四道题的跑题可能性是最大的,这个题目紧紧围绕人口普查,考生应该谈什么,议论文的总体思路,无论怎么写,总体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最根本性的思路,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阐述,比如有些同学重点阐述人口普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些同学重点阐述人口普查到底怎样做才能够行之有效。所以,有人谈重要性、必要性,有人谈措施,这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是,你还是要围绕人口普查去写,这是今年的总体情况,我们就会发现,虽然题目看起来很简单,真正做起来也没有那么容易。
主持人:考试结束了,请两位老师对考生的心态做一个调整或者建议,另外马上要面试了,请两位老师给考生提提建议。
李琳:一般我们认为考场上出来之后,认为自己考得很差的同学,一般进入面试的可能性相对更大一些。这一次的考试,最开始的时候,我就已经分析过它的形式,比如21个省份同时进行考试,除了极个别的省份是自主命题之外,其他全部采取统一命题,这样的话,对一些省份,像云南的考生,接受起来可能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它的命题的难度突然之间就有所调整。但是这样一种调整,大家一定要注意,没有关系,因为并不是在和试卷去争夺,而是在和其他的考生在争夺。所以,你做的准备不充分,其他的考生也相应的做的准备不充分,而且21个省份同时进行考试,也避免了不同省份之间去进行巡回考试的情况。在这种趋势下,我们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大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复习,在考场上能够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发挥出来,相信大家是能够顺利的通过这个笔试,可以得见在一线的考试比较成熟的省份,像山东这样的省份,今年录取的分数线和面试的分数线应该和往年持平。因为分数线本身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在所报考职位当中的内部排名,是一些新加入到的联考行列当中的省份,由于第一年行测的这套试卷确实难度比较大,所以行测的线可能会比去年有所降低。而申论阅卷,特别是最后的作文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在阅卷过程当中评分的标准相应降得低一点,最后总的分数可能会和去年持平,会照顾到行测的一些情况,然后最后的分数线会是这样的情况。
另外,现在的面试有这样一个特点,从去年的山东省的面试情况来看,从成绩下发一直到第一天面试开始,中间有12天的时间,这个时间越来越短,其实它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希望考生能够以一种我考的面貌对待考官,现在这样一种形式安排,充分对面试做准备,而不是简单的在网上看上几篇面试的一些文章,面试的一些心得,就可以通过考试,我们觉得完全不是这样的,还是要更早的去投入准备,所以从两个方面去认证,一方面就是你不一定真的考得很差;第二,等到成绩下来之后,学习期就非常短了。所以从这两个点来讲,大家一定要提早进入到面试的准备阶段当中来。
吴红民:我做一个补充,接着李琳老师的话,我很赞同李琳老师的看法,就是现在的笔试成绩一旦发布,距离面试的时间会越来越短,这是一个总体的发展方向。实际上就要求考生从现在开始,可能有些同学的笔试可能不是很好,一般情况是,只要认真复习了,考完之后很糟糕的同学,一般通过笔试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怕的就是从来没有怎么复习,考完认为做得很不错,一般都考不上。所以,有这种想法很清楚。对面试来讲,及早的准备。面试的准备就几点,很重要,第一点,从现在开始要了解面试的基本形式和基本的游戏规则。比如面试形式,一种是写作法,一种是无领导,还有一种是半结构化,考生一定要清楚,结构方面怎样面,无领导自由讨论怎么面,如果不幸存在半结构化我们该怎样应对它,这种基本的方式一定要很清楚,否则你没有办法去面,连面试什么都不知道,然后去参加面试,自己冒着很大的风险,这是第一个要了解面试。
第二,现在的面试其实越来越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整个社会热点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面试有一个题型叫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有一个题型是社会热点综合分析,实际上是整个面试当中必考题目。比如国考去年考国税,国税的五道题目,全部都是综合分析,这要求是很高的。建议我们的考生从现在开始持续的每天去关注当前最新的社会热点,这叫有备无患,把所有热点都看了,我相信无论最后题目怎么出,都是很熟悉的,这是第二个,实际上这种准备是有利于公务员的工作,一个公务员不可能连社会热点不了解,这是第二个。
第三,从考试的实践角度出发,建议我们考生从现在开始,口才还是要好好练习一下,也有很多同学会发现,笔试第一名,最后面试最后一名,最后总分差0.01分,最后被淘汰掉了,觉得很悲剧,其实一点也不悲剧,笔试考得好的人,面试未必能讲得很好,所以口才非常重要,是与人沟通和交流的基本工具。
第四,从现在开始处理好机关的人际关系。因为面试当中经常会出现人际关系的考查,而由于大学生没有在机关或者社会上工作过,对于机关的人际关系不是很清楚和很了解,在面试过程中经常因为人际关系的处理不当,最后失败,这也很可惜,主要是这几个方面先努力一下,还是很有希望的。
主持人:在节目最后,我个人提点问题,作为考生的话,考生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呢?作为行测上,我先做哪一些题,大概多长时间,能否给考生提一个建议?
李琳:行测一般是这样的,基本上平均一道题一分钟,120分钟的时间,多数考试一般连续两年的命题形式是120分钟,120道题,平均来看是一道题一分钟,大家可以自己去初步核算一下。当然有些题型相对时间会比较短,像常识部分,20道题,10分钟最多做完了,有些题目相对用的时间比较长,像资料分析,20道题目大概要用30分钟的时间,也不建议用更长的时间。计算量大的一道题,1.5分钟,按照这样一种比例来进行折算,我觉得比较合适。比如像10 道数学运算,最多建议大家10-15分钟来答,是这样的状态。先后顺序来讲的话,我建议的一个顺序就是,首先上来之后要做的就是半常识类的题型,包括选词填空、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需要一定的常识储备,这样的题型有两个特点,一是做起来比较快,再一个是要调动一些常识储备做起来比较快。第二,有一定的主观性,这三种题型做完之后不会认为自己是错的。不会像数学,这道题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它和常识最大的区别就是,常识完全调动我们的常识储备,这道题会就会,不会就不会,有快的特点,没有主观性的特点。如果我们上来先做这三种题型的话,上来先完成30道题左右,这个时候我们在心理上就会有一种追求,做得比较快,做完都是对的,这样会达到一个很好的状态。
再往后主要是做六种题型,我们所说的整个考试主题,像片面阅读、言语推理、资料分析、数学运算,还有数字推理考和不考,要看每年具体的情况。针对这种题型,我们一般来讲,建议考生也是按照我们在答题过程中的命中率的排列进行先后。如果把它排在后面的题型,一定是蒙着做和正常做基本上一样的,广大考生基本上会把数学运算放在最后的原因,,基本上大家都是这样操作的。
到最后临考试前15分钟的时间,建议考生去做尝试的部分,因为它是不需要思考类的唯一题型,要完全调动我们的常识储备,不需要任何的思考力。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如果选择去做数学运算的话,一分钟看完一道题,发现不会,然后紧接着第二道题看一分钟,十分钟看了十道题,结果一道题没有做出来。如果这个时候去做资料分析的话,会发现列完算式之后,这个时候我们看着这个算式就不想动笔,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比如做片面阅读,读三遍根本不知道作者想说什么,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很难集中起来,这个时候就比较适合做尝试的部分,基本上是做题的时间分布和顺序,我一般是跟考生这样建议的。
主持人:请吴老师简单介绍一下。
吴红民:申论上我讲两点,一是关于作答顺序,申论作答顺序很清楚,就几步,第一步,把这套卷子首先看一下题目,第二步看材料,第三步开始去真正作答,真正的作答顺序,其实按照题的序号就可以了,不建议考生先写作文,因为前面的题目没有做,对整篇材料的理解和把握一定是很浮浅的,这个时候写作文实际上没有申论材料去写,风险很大,这是第一个作答顺序。
第二,在整个时间分布上,大体是这样分布的,第一是读材料,时间是20-30分钟,最长不超过30分钟。第二,除作文以外,前面的小题目还是按照它的分值去分配时间,比如第一题是20分,20分钟一定要把它搞定,接下来第三个是关于作文,作文只有40分钟,建议考生作文留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写作文,压力太大了,大体分布是这样的。
李琳: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还有吴红民老师。
吴红民: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他们将为我们解读4月24日多省公务考试的相关情况,首先请李琳老师介绍一下这次考试的整体背景。
李琳:昨天一天的时间里,全国一共有21个省份进行了联合的公务员考试,在21个省份当中,大部分来讲,都是去年上半年的考试主题,也有一些是去年 9.18联考,然后临时更改时间,改到今年4月24日来京考试,比如说辽宁省。在这次考试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个趋同的趋势,原本报名比较多的省份,它的报名人数会略有下降,原本报名人数相对比较少的省份,人数却在攀升。也就是说,其实全国在关注公务员这样一个热度上来讲有一种趋中的趋势。具体的从这一次考试的命题来讲,我从行测上来分析一下,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命题的科学性进一步增强。命题的科学性主要在于什么呢?在今年考试当中,有个别省份没有按照联考的统一考试时间进行考试,比如河北、江苏是独立命题。各位考生们都比较清楚,江苏的命题能力,有史以来,是全国命题能力比较强的省份,还有浙江、山东。他们的命题能力是我们一直都比较了解的。但是,还有一个省份,河北省在今年考试当中采取的考试时间和整体的题量都和其他的省份有所区别,并且在命制题目过程当中出现了原本国考和省考的差别。举几个例子,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去年的时候取消了数的推理,虽然不清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原因,但是我们认为,在这样一种命题趋势下,它是通过改变题型和题量的分布来增加考试的难度。在这次联考当中,大部分省份采取了这样的策略,不断去掉了数的推理题型,还去掉了类比推理的题型。而在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当中仍然考查了数的推理、类比推理,其他的题型仍然考察,而且考查的内容相对来说是陈旧的考点,像语句表达、病句、祈句和词的读音、注音等等这样的题型,还包括比较明显的像选词填空,我们国家的命题趋势把选词填空题型更名为逻辑填空,更加强调选词的逻辑性。
在考试当中会发现联考的试卷更多是突出在整个语境当中应该选择哪个词更合适一些。在河北的命题当中更多出现了一些形近词或者近义词的词义辨析,所以从联考的大趋势来讲,它还是趋于命题的科学性。第二个特点就是结构,结构调整也非常的明显。我们知道在整个行测命题过程中,主体上分为四大部分,虽然考试进行五大部分,但主体上来讲是四大部分,包括言语、逻辑、数学以及常识。在这次考试当中增加了言语的比重,减少了数学和逻辑的比重。数学和逻辑减少了五道题,在言语部分增加了10道题,使整个三个方面的测查上比重更加合理。第三个特点,区分度更加鲜明。也就是说一个考试、一个试卷,考试的区分度是本质上决定命卷水平的高低。在每一种题型当中,难题和简单题的比重,在这次考试当中分析,它是趋近于很合理的四六分的状态,比如说是6道题属于基本题型,4道题属于较难题型,真正能够区分出考生和考生之间的能力差别,主要是这样三个特点。
站长统计站长统计
主持人:请吴老师介绍一下申论命题的一些相关题目。吴红民:实际上从今年命题的总体情况来看,申论命题还是比较科学,总体的难度跟去年相比,基本持平。但是有个别题目的设置,还是很到位的,实际上也会凸显出当前的公务员考试,在整体难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会通过个别的特殊设置,最后让考生的分数呈现相对比较明显的划分。具体来讲,今年这套卷子从几个方面来说,特点很鲜明:第一,在整个社会热点选择和材料组合上有几点很明确。首先,整个社会热点的选择仍然凸显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侧重考查考生对于政府的大政方针的政策理解和认识。这个大政方针的政策,包括过去地方公务员考试当中常常出现的地方性热点。今年在选择上,特别是选择人口普查这样一个全国性的热点,这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去年一些大型的公务员考试,像9月18日多地的公务员考试,当时选择了陕西省煤炭资源改革这个局部性热点,而今年专门选择了人口普查这种全国性的热点,其本意是很明确的。接下来在材料上表现出来的第二个特点很明显,考生在真正阅读材料的时候会发现,整篇材料的难度不是很高,阅读起来比较容易,主要原因是因为材料中政策性和理论性,包括分析性和评述性的语言相对较少一些,大部分是陈述性的语言,讲一些例子、讲一些故事和社会现象。从直观角度来看,对考生的压力并不是很大。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逻辑性非常清楚。以前公务员考试,突出的是公务员考试的申论材料,材料和材料之间的逻辑顺序看起来很零乱,整篇材料没有任何逻辑顺序,完全是零碎的。但是今年不一样,今年材料在逻辑上非常清楚。比如材料一,就告诉我们几点,第一点现在中国政府在推进人口普查,第二点人口普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点,人口普查的意义是什么,给定材料分别阐述,当前由于中国人口快速增加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在城市找工作难、上厕所难的问题,比如谈到义务教育、谈到孩子入托难、上学难,这种逻辑是非常清楚的。我也相信今年的考生在读材料的时候会觉得很轻松,这是一个好事情,也是一个坏事情。等一会儿我们会讲到,实际上对能力要求会更高一些,这是材料上选择的第二个特点。
材料选择上还有第三个特点,今年的材料实际上包含的主要问题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以前的公务员考试,一般情况下给定材料的主要问题都是一个。比如考查资源改革,重点会考查陕西省的煤炭材料存在多、小、散、乱的格局,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去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要推进煤炭资源的改革和整合,它具有一个主要问题。今年是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主要问题是人口普查,讲到在人口普查过程当中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民群众对人口普查工作不是很理解,也不是很支持,所以普查员和调查员很难入户调查,这是一个问题。第二谈到老龄化,当前中国已经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养老问题成为当前非常突出的问题。这是材料的三个特点,选择两个主要问题,实际上在写作过程中给考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考生没有办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思考清楚到底考什么?这也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第二个方面,从命题角度来看,今年的题量明显减少。今年的题量一共有四道题目,往年是五道题,或者是四道大题,但是有某一道大题有两道小题目。今年非常清楚,一共有四道大题,题量减少了,考生总体做到的篇幅也相应减少了。题目运算上还有第二个特点也比较清楚,实际上题型涵盖比较全面,对于一道题目归纳概括,属于传统的题型;第二道题目属于典型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三种题型叫典型的贯彻执行能力;第四种题型是考查议论文的写作。我们会发现这种题型的涵盖面确实比较广泛和全面。
第三在能力考察上,今年对考生两个能力很看重,第一个能力在思想观念上,对于中央政府的重大理论和政策,是不是有足够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这是考查的重点,遗憾的是大部分同学恐怕对人口普查平常不是很关注,对人口问题,在整个社会问题中占有的地位了解地不是很清楚。第二个考察重点,在能力上,特别强调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第三道题要求写一个某街道办事处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公司的指导意见,这是一个公文,虽然不强调公文的格式,但在内容的要点上很清楚,要按照公文的内在逻辑书写,对考生的实际能力要求更高,这是在能力上对考生要求的两个方面。
第四,在最后整个标准答案或者整个答案的制定上,我觉得肯定会有非常明显的特点。现在整个开卷工作没有开始,根据往年的情况大体预测一下,今年总体上来讲,无论材料的简单还是困难,无论题目设置是多还是少,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得分点或者绝大部分的标准答案仍然来自于给定材料的。今年仍然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把握给定材料的字面含义以及了解字面含义背后的主旨观点、看法、思路,而且要求考生能够在最后作文写作中学会理解和驾驭材料。
今年总体来讲是四个特点,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难度适中,但是在某些题目上还会有提升。
主持人:刚才两位老师也提到了从题目的一些情况包括要从大政方针出发,请老师介绍一下今年和往年的命题趋势是怎样的情况呢?
李琳:和往年对比的话,其实还是我刚才所说的那三个特点。和往年对比来讲,各种题型的分布,比如每一年比前一年都会有一个更明确的划分,比如像推理的部分,以前更侧重于考查必然性推理的部分,包括今年河北省的试题也出现了一则材料连续给出五道题,让你根据材料进行一个原数对照。在2007年的国考开始就已经侧重于考查可能性推解这一部分,在整个命题的科学性上,更加强调了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一直在强调行测本身更倾向一种智商能力的测验,进入到公务员队伍,首先对智商有一个基本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在整个考试当中,在划定分数线的时候有一个行测分数线,也就是说行测应该是一种门槛,要起到门槛的作用。从难度上讲,应该说是逐年增大,但是区分度更加明显,基本题型还要占到一定的比例,但是有难度的题型始终还会出现,而且它的难度是逐年攀升的。
再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当一个问题第一次考到的时候,一定考最基本的概念,比如今年在数学运算当中,就考到了不等式的问题。第一年考,肯定是用简单的、极值的思想和方法就可以解决的,后面再去考到的时候,一定会考得比较深,就像广大考生比较了解和熟悉的,行测当中数学运算是一个难点,数学运算当中最难的又是形成问题和排列组合问题,为什么这两组题型难,并不是因为这两种题型需要的功底有多深,而是这两种题型考得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我们在复习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到这样的变化。比如在数学的基本概念当中,在逻辑的基本概念当中,我们已经考过的是哪些点,没有考过的是哪些点,我们要详略得当,有主有次、有重点和有深度的分析。
吴红民:我很赞成刚才李琳老师谈的一点就是行测和申论的关系,其次是笔试当中是不一样的。对行测来讲,一定是我们的考生最后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机关的一个必要条件。公务员的基本要求是智商一定很正常的,甚至智商要高一点。申论在更大程度上侧重于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将来工作的基本能力,这句话在2009年11月13日公布的2010年国考的申论大纲的第一句话就说得很清楚。我们说考好申论应该是进入机关的一个充分条件,它和将来的机关工作结合会非常密切。我们经常讲另一句话,叫“得申论者得天下”。申论的命题趋势非常清楚。第一,申论一定是侧重考查,首先是考生对整个国家大政方针的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个很重要,无论是中央机关的公务员考试还是地方的公务员考试,这个能力的要求是一以贯之的。第二个发展方向也很清楚,侧重于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公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实际上反套路和非模式化已经很清楚了,过去有些同学的申论,可能因为文笔不是很好,理论综合水平也不是很强,对社会热点的认识也不是很到位,他可能会采用别的办法,比如背一些范文,背一些万能开头、万能结尾、万能表述,他在考场只要套就可以了。现在判断标准很清楚,或者总体思路很明白,实际上考生如果这样做的话,最后分数一定很低。而且很多情况下,你是在没有办法就往上套,比如今年考试写一个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是很典型的公文,它没有办法套用过去准备的所谓万能的模板往这里一放就可以,它没有办法这样做,包括在作文的命题上,是以家底为题写一篇文章,像这种文章,难倒了很多同学,尤其是背诵过万能模板的考生肯定不适应。我觉得这三点是现在申论发展的方向和总体的趋势。
主持人:能不能请李老师结合这次考试行测的情况给考生做一个真题的解读呢?
李琳:一般我们在介绍行测的时候,总是喜欢按照四个部分来介绍,就是数学、言语、逻辑、常识。从今年试卷的顺序来看,第一个部分考查的部分是言语部分,重点考查两种题型,一种是选词填空,另外一种是片面阅读,在言语方面主要体现出来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逻辑化趋势比较严重,特别是在选词填空当中,如何去选定这个空、应该填一个什么样的词,是按照逻辑的方式进行考查的,而不是让你区分两个形近词或者近义词之间的词义区别。举两个例子,第一道题,其中就有这样一句话,“确实任何一言以蔽之的企图成为什么”,前一个空,“一言以蔽之”,也就是说他想用一句话描述所有的事物,这时候一定要用雷同或者相同表述同样含义的词填在这里面,这就锁定两个选项,那么再根据“企图”这个词的含义就知道是不可能的,所以后面的词叫搭配“徒劳”这个词。
再比如说第二道题也非常的明显,这道题是典型的逻辑推理的题目,说酒主要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在古代缺乏严密容器条件下很难保存。这个时候就要知道液态的形式,不是很严密的容器当中是不能长期保存、完好保存和大量保存,而且我们要了解到液体是具有一定挥发性,在非严密的容器中难以长期保存。言外之意,是考查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不简单是一种言语,是一种词义的储备。
第二个特点,我们在考试当中片面阅读,一般从提问方式来讲,可以分为内容型的、主旨型的和逻辑型的,但是我们发现现在整个命题中,倾向于一种主旨化,不管是问内容还是逻辑论断,还是主旨,倾向于回答整个文章的一个中心内容,比如有这样一个题目,说的是什么呢?它的问法是典型的内容型问法,下列说法符合文义的是哪一个?我们从四个选项中可以明显排除A和B,这道题说的是水稻,描述水稻在我国历代当中是如何发展的,从最开始发现是在甲骨文中就有稻子出现,然后又描述了春秋时期,在宋代、在明代的发展,根据原文,我们用咬字眼的方式,可以把 A选项和B选项进行排除,而C选项,这里面虽然说通过原文当中表达的含义没有直接表述,但是我们通过这样一句话,其实是可以进行逻辑推断的,到了宋代,由于种植数量多,而升至五谷之首,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句话说明宋代人以稻米为主要粮食。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即使是内容型的文段,核心问的还是主旨,核心表达的含义是什么?是水稻在我国古代发展的一些经历和历程。所以,这道题目,一看四个选项,就明显觉得应该是第四个,如果能把握住这样方向的话,就可以明显的选出第四个选项。
另外,它还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呢?重点考查文段的意图是什么,核心在于表达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章题材。如果它是一个说明文,表达的意图就是要向我们介绍某一个事物。如果要是按照我们所说的议论方式来表达,核心表达的就是一种观点。如果他在整个表述过程当中用了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或者写景的方式,或者是一个讲道理的方式,一定讲的是背后深层次的道理或者指导我们应该如何去做的问题。比如说这里面就有一个材料,它是关于北极熊的一个生存状态,这道题目可能大部分的考生会在B选项和D选项当中徘徊,一个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另外一个是说环境变化改变了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到底哪一个是它的文段的主要主旨,是作者主要的表达意图,我们就要分析文章的题材,它是用一种说明的方式来表达这段文字,这个时候主要想介绍的,是让我们了解到这个事情本身,而不是它背后所蕴含的一种道理。所以这个时候就要选择第四个选项,环境变化改变了北极熊的生活习性,而不能去选它背后蕴含着的这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内涵,这样的一些变化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第二个部分,逻辑的部分。逻辑的部分,我们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图形推理,我们发现在这次考试当中,考到了十道题目。这十道题目中的图形推理更加侧重我们的一种视觉推理,大家看到的第一道题就是俄罗斯方块,这道题是组合的形式,是一种叠加性的考查,后面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少的去测查数量型的问题,数量型的比重越来越少,而是对于空间感,对于图形的叠加性,对于图形和图形之间对称性的关系,考查得更多一些。
对于推理这部分,体现的特点是必然性推理,仍然以假言命题为主题,除了在69题当中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食品安全才能实现,只有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才能怎么样。这个时候讲的就是三个假命题,主要考查假命题的规则,不但利用传统的必然性推理的考查方式,来考查逻辑,而且它用可能性推理的方式考查一道题,利用德国的一个例子最后得到一个结果,只有具备强大的制造竞争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才有高度稳定性。我们要反驳它,反驳它这个结论,其实就是在找这个假言命题的矛盾。它的假命题就是后面被肯定,前面被否则,我们知道有些国家经济有高度的稳定性,但是却不具备强大的制造能力。这个时候就应该选择C选项,就很明确。这是它非常重要的一个推理之一。
到了数学的部分,其实我们说在整个数学的作答过程中充分体会的就是一点,要放弃。因为数学这部分,大部分的考生对于数学的知识遗忘的比较多,另外这种题型确实要求计算时间比较长,包括制造分析。在我的课程当中一直强调这部分一定要放弃,而且它在这次考试当中明显出现了一个特点就是前三道题比较难。我在之前4月24日联考当中举办了一些培训班,进行了9个培训班的课程讲解,主要讲解数量关系这一点,我跟同学们讲,上来就是给大家三棒子,它的意图就是第一道题难,第二道题难,第三道题难,让你没有信心做完这十道题,看完前三道题就基本上已经全部放弃了。还好这一次我们拿到的试卷当中,十道题目当中,有六道题是选择题,这使我们感到惊奇,当时我们统计的数据确实发现这道题目当中选B的确实多。当时我们给考生建议,这部分以放弃为主,不会做的题就选B。当然,在整个过程当中,包括放弃不单单是指数学运算这样的题型,还包括资料分析,资料分析当中明显有这样的问法,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下列说法与资料不符的,一般做一道题目相当于做四道其他的题目,所以像这样的题,建议考生在考场上放弃,节省时间,有充分时间解决短时间可以得到更多分数的题目。这是很重要的。当然,在考试当中还有一些基本题型是可以把握的,比如说像这次考试当中考了一个概率的问题,我们一直强调概率讲的是什么?概率讲的就是排列组合,就是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这次考试当中有一道题目是四个路灯,每个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是0.1、0.2、0.25、0.4,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的概率是多少?如果联系到排列组合的问题,至少有一个,反算,用全概率1 减去全都是红灯的情况,全都是红灯的情况就是用乘法的原理,就是乘0.1、0.2、0.25、0.4,这个时候快速可以计算出来,一减,这道题目的答案就很明确了。当然,还有刚才所说的,如果第一次考查的内容,考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比如说第一道题,其实是一个难题,因为第一次测查不等式的问题,但是如果在脑海中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极致的方式来解决不等式的问题,其实这道题目非常的简单。那就是说把后十个箱子,要想最重的箱子最重,就用后十个箱子尽可能的轻,让后九个箱子尽可能的轻,后九个箱子全部让它是1,最后三个箱子加和就是3,前面三个加和又是它的1.5倍,那就是4.5,最重的箱子就是2.5,这就是它的最大值,一共分成了11.5份,我们就用100除11.5,再乘上2.5,就这样简单,如果我们这个思路很清晰的话,这道题明显可以选对的话。即使不行的话,我们按照放弃的原则,不会做选B,这道题仍然会选对。这是整体上来讲,每一个部分其实我们在考生把握的过程当中,也是要有一些方法和技巧的。
主持人:请吴老师介绍一下申论这次真题的解析。
吴红民:从申论方面来讲,今年出了四道题目,第一道题目的难度确实有点低,实际上这是申论命题的一种习惯。第一道题目的难度一般比较低,主要起到两个作用,第一是让考生阅读深,第二是送分。这种题目基本上没有什么好讲的。第一个问题,比如概括说明人口普查,要掌握我国人口哪些方面的基本信息,并分析指出掌握这些信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道题目的所有点来自于材料,只要找出来就可以了。
第二题看起来是传统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题目,还有一些命题点很关键,给定材料当中提到某市在人口普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假如你是一名普查员,请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要求问题明确、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不超过300字。这个题目我相信有很多考生在看到的时候是没有感觉的。这个题目的陷阱很多,一不小心就要扣分,几句话很关键。第一句话,要求要做到问题明确,这个题目看起来只有一问,针对主要问题谈一下具体措施,实际上是有两问,第一问,需要我们的考生概括一下现在人口普查遇到的问题是什么?第二问,针对这些问题谈谈具体措施。这是第一个陷阱。第二个陷阱,假如你是一名普查员,对一个普查员来讲,如何解决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我们要入户去调研和入户去调查,遭到别人的拒绝,我该怎么做。因为我的身份很特殊,是一个调查员,有很多工作和措施本身其实现在也限定得很清楚,如果违法也没有处罚措施,有的同学可能谈到大法有问题,想到法制上怎么解决,制度上怎么解决、管理上怎么解决,怎样处罚,但是放在这里是不合适的,因为调查员没有权力处罚人民群众,这是很清楚的。法制上让我们去做一个调查员,根本没有任何权力去立法或者完善规章和制度,发现万能的东西放在这里,不管万能几条用在这个地方统统用不上了,这很典型。
第三,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什么叫具体措施,就是明确反对考生讲一些假大空的问题,比如动不动就谈,首先要加强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这肯定是要扣分的,属于典型的假大空,没有所谓的思想教育,核心就是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让群众理解和支持我们。材料当中谈到了一些点,我们可以在社区里头去设一些咨询台,悬挂一些横幅,对群众提出了很多问题进行及时的答疑和解惑,但是它是非常具体的措施,不需要动不动加强思想教育、强化监督管理、完善法律机制,完全不需要,所以这些措施很具体,核心是强调要能够写出扎扎实实的内容,而不是假大空,这是一个陷阱。接下来是要求具有针对性,具有针对性的意思很清楚,就是我们要针对具体问题是问什么,就是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从目前情况来看,有些同学没有弄清措施明确这个问题,材料中还谈到了,为什么群众会不理解、不支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群众的很多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在过去政府调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出卖,所以很多房地产的中介机构、银行、保险机构打电话骚扰他们个人的生活,这是第一个,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第二个原因,存在人户分离的现象,比如我是一个租户,你来调查,我户口簿在这里,有人户分离的现象,因为这两点,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结果有很多同学提对策的时候谈到如何去保证个人的隐私,谈了很多,其实材料说得很清楚,保障个人隐私就是一个办法,要跟人家签订一个个人隐私的保密协议,材料上写得很明白,完全不要想太多。还有同学谈到人户分离怎么办?这不是主要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这是最关键的,所以要有针对性。接下来还有技术层面的要求,要求分条做大。什么叫分条做大?你说的对策、措施必须一、二、三、四写得清清楚楚,在最好的情况下,其实这分段作答是最好的,每条对策单独占一段,对于考官来说,在判卷过程中,这样的卷子压力是最小的,一眼就看明白你要写什么。恐怕还有不少的同学为了节约字数,最后把整个答案写在一篇,没有任何分段,在这种情况下会对考官的判卷工作带来客观上的不便,考官没有办法一下子找到这么一段密集的话当中到底分几条,这是第二道题目,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背后很容易犯错误,从目前了解情况来看,这道题容易犯错误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第三道题也是一样的,假如你是某街的办事工作人员,根据材料六七八去拟定某街办事处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文字简明,分条撰写,有指导性和可行性,不超过400字。这条题目是很典型的公文,有几个点考生容易犯错误,第一点就是指导意见的本身内容要点是什么?一般指导意见至少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讲综合性和必要性。这里要谈一谈改进老年人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什么。第二要谈指导意见,意见是什么呢?就是具体措施,这个事情怎么做好,有哪些具体措施,要讲清楚。显而易见,我相信还有很多同学并不理解这篇公文内在的逻辑是什么。第二个难点仍然是要求分条撰写,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仍然有很多同学审题不够仔细,虽然没有看到明确要求我们分条撰写的要求,可能写成一片,最后给考官的判卷带来很大的难度。这是第三道,我们估计很多考生会犯的错误。
第四道题是作文,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估计作文最严重的问题是跑题。作文在所有错误当中,最多的错误,第一是空白卷,什么都不写,第二种就是跑题。今年我们来看跑题比较少,题目中说得很清楚,结合给定的材料,以家底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实际上已经把这篇文章的题目确定好了,叫“家底”。很多同学不知道什么叫家底,很多同学瞎写,有些同学重点写老龄化,老龄化和家底之间没有特别直接的联系。就整篇材料来讲,说的家底是什么?我们说一个家庭的家底是什么,经常会讲你们家庭的家底会怎么样?比如存款、不动产、股票,这就是所谓的家底,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我们的家底是什么?就很清楚了,回归老问题上,就是要求考生能够理解人口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或者换句话说来讲,人口问题是我国发展最根本的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我们以前上小学或者上初中讲到国情都会说,我们的国情是什么?第一句会讲地域辽阔,第二句话是人口众多,在某种程度上,人口问题能不能解决好,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经济社会能否实现持续发展,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实现和平崛起或者民族复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和前提。然后讲这叫家底。首先要摸清楚,我们这一大家子到底有多少人?这是基本的前提,这个摸不清楚,很多事没法做。比如谈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服务均等化,它的政治社会管理工作就无从谈起,不清楚到底有哪些人,这个家底,一定是直接的,要求我们去针对人口普查去谈。我们也可以推测一下,在这篇文章最后判卷过程中,也应该是要求考生应该以人口普查作为这篇议论文重点分析和评论的对象,而不是把老龄化作为分析的对象。除了老龄化之外,还有很多同学写很奇怪的,比如所谓家庭幸福感,或者谈到群众的幸福指数,实际上从整篇材料来看,和幸福指数没有太大的关系。第四道题的跑题可能性是最大的,这个题目紧紧围绕人口普查,考生应该谈什么,议论文的总体思路,无论怎么写,总体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最根本性的思路,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阐述,比如有些同学重点阐述人口普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些同学重点阐述人口普查到底怎样做才能够行之有效。所以,有人谈重要性、必要性,有人谈措施,这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是,你还是要围绕人口普查去写,这是今年的总体情况,我们就会发现,虽然题目看起来很简单,真正做起来也没有那么容易。
主持人:考试结束了,请两位老师对考生的心态做一个调整或者建议,另外马上要面试了,请两位老师给考生提提建议。
李琳:一般我们认为考场上出来之后,认为自己考得很差的同学,一般进入面试的可能性相对更大一些。这一次的考试,最开始的时候,我就已经分析过它的形式,比如21个省份同时进行考试,除了极个别的省份是自主命题之外,其他全部采取统一命题,这样的话,对一些省份,像云南的考生,接受起来可能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它的命题的难度突然之间就有所调整。但是这样一种调整,大家一定要注意,没有关系,因为并不是在和试卷去争夺,而是在和其他的考生在争夺。所以,你做的准备不充分,其他的考生也相应的做的准备不充分,而且21个省份同时进行考试,也避免了不同省份之间去进行巡回考试的情况。在这种趋势下,我们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大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复习,在考场上能够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发挥出来,相信大家是能够顺利的通过这个笔试,可以得见在一线的考试比较成熟的省份,像山东这样的省份,今年录取的分数线和面试的分数线应该和往年持平。因为分数线本身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在所报考职位当中的内部排名,是一些新加入到的联考行列当中的省份,由于第一年行测的这套试卷确实难度比较大,所以行测的线可能会比去年有所降低。而申论阅卷,特别是最后的作文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在阅卷过程当中评分的标准相应降得低一点,最后总的分数可能会和去年持平,会照顾到行测的一些情况,然后最后的分数线会是这样的情况。
另外,现在的面试有这样一个特点,从去年的山东省的面试情况来看,从成绩下发一直到第一天面试开始,中间有12天的时间,这个时间越来越短,其实它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希望考生能够以一种我考的面貌对待考官,现在这样一种形式安排,充分对面试做准备,而不是简单的在网上看上几篇面试的一些文章,面试的一些心得,就可以通过考试,我们觉得完全不是这样的,还是要更早的去投入准备,所以从两个方面去认证,一方面就是你不一定真的考得很差;第二,等到成绩下来之后,学习期就非常短了。所以从这两个点来讲,大家一定要提早进入到面试的准备阶段当中来。
吴红民:我做一个补充,接着李琳老师的话,我很赞同李琳老师的看法,就是现在的笔试成绩一旦发布,距离面试的时间会越来越短,这是一个总体的发展方向。实际上就要求考生从现在开始,可能有些同学的笔试可能不是很好,一般情况是,只要认真复习了,考完之后很糟糕的同学,一般通过笔试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怕的就是从来没有怎么复习,考完认为做得很不错,一般都考不上。所以,有这种想法很清楚。对面试来讲,及早的准备。面试的准备就几点,很重要,第一点,从现在开始要了解面试的基本形式和基本的游戏规则。比如面试形式,一种是写作法,一种是无领导,还有一种是半结构化,考生一定要清楚,结构方面怎样面,无领导自由讨论怎么面,如果不幸存在半结构化我们该怎样应对它,这种基本的方式一定要很清楚,否则你没有办法去面,连面试什么都不知道,然后去参加面试,自己冒着很大的风险,这是第一个要了解面试。
第二,现在的面试其实越来越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整个社会热点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面试有一个题型叫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有一个题型是社会热点综合分析,实际上是整个面试当中必考题目。比如国考去年考国税,国税的五道题目,全部都是综合分析,这要求是很高的。建议我们的考生从现在开始持续的每天去关注当前最新的社会热点,这叫有备无患,把所有热点都看了,我相信无论最后题目怎么出,都是很熟悉的,这是第二个,实际上这种准备是有利于公务员的工作,一个公务员不可能连社会热点不了解,这是第二个。
第三,从考试的实践角度出发,建议我们考生从现在开始,口才还是要好好练习一下,也有很多同学会发现,笔试第一名,最后面试最后一名,最后总分差0.01分,最后被淘汰掉了,觉得很悲剧,其实一点也不悲剧,笔试考得好的人,面试未必能讲得很好,所以口才非常重要,是与人沟通和交流的基本工具。
第四,从现在开始处理好机关的人际关系。因为面试当中经常会出现人际关系的考查,而由于大学生没有在机关或者社会上工作过,对于机关的人际关系不是很清楚和很了解,在面试过程中经常因为人际关系的处理不当,最后失败,这也很可惜,主要是这几个方面先努力一下,还是很有希望的。
主持人:在节目最后,我个人提点问题,作为考生的话,考生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呢?作为行测上,我先做哪一些题,大概多长时间,能否给考生提一个建议?
李琳:行测一般是这样的,基本上平均一道题一分钟,120分钟的时间,多数考试一般连续两年的命题形式是120分钟,120道题,平均来看是一道题一分钟,大家可以自己去初步核算一下。当然有些题型相对时间会比较短,像常识部分,20道题,10分钟最多做完了,有些题目相对用的时间比较长,像资料分析,20道题目大概要用30分钟的时间,也不建议用更长的时间。计算量大的一道题,1.5分钟,按照这样一种比例来进行折算,我觉得比较合适。比如像10 道数学运算,最多建议大家10-15分钟来答,是这样的状态。先后顺序来讲的话,我建议的一个顺序就是,首先上来之后要做的就是半常识类的题型,包括选词填空、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需要一定的常识储备,这样的题型有两个特点,一是做起来比较快,再一个是要调动一些常识储备做起来比较快。第二,有一定的主观性,这三种题型做完之后不会认为自己是错的。不会像数学,这道题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它和常识最大的区别就是,常识完全调动我们的常识储备,这道题会就会,不会就不会,有快的特点,没有主观性的特点。如果我们上来先做这三种题型的话,上来先完成30道题左右,这个时候我们在心理上就会有一种追求,做得比较快,做完都是对的,这样会达到一个很好的状态。
再往后主要是做六种题型,我们所说的整个考试主题,像片面阅读、言语推理、资料分析、数学运算,还有数字推理考和不考,要看每年具体的情况。针对这种题型,我们一般来讲,建议考生也是按照我们在答题过程中的命中率的排列进行先后。如果把它排在后面的题型,一定是蒙着做和正常做基本上一样的,广大考生基本上会把数学运算放在最后的原因,,基本上大家都是这样操作的。
到最后临考试前15分钟的时间,建议考生去做尝试的部分,因为它是不需要思考类的唯一题型,要完全调动我们的常识储备,不需要任何的思考力。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如果选择去做数学运算的话,一分钟看完一道题,发现不会,然后紧接着第二道题看一分钟,十分钟看了十道题,结果一道题没有做出来。如果这个时候去做资料分析的话,会发现列完算式之后,这个时候我们看着这个算式就不想动笔,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比如做片面阅读,读三遍根本不知道作者想说什么,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很难集中起来,这个时候就比较适合做尝试的部分,基本上是做题的时间分布和顺序,我一般是跟考生这样建议的。
主持人:请吴老师简单介绍一下。
吴红民:申论上我讲两点,一是关于作答顺序,申论作答顺序很清楚,就几步,第一步,把这套卷子首先看一下题目,第二步看材料,第三步开始去真正作答,真正的作答顺序,其实按照题的序号就可以了,不建议考生先写作文,因为前面的题目没有做,对整篇材料的理解和把握一定是很浮浅的,这个时候写作文实际上没有申论材料去写,风险很大,这是第一个作答顺序。
第二,在整个时间分布上,大体是这样分布的,第一是读材料,时间是20-30分钟,最长不超过30分钟。第二,除作文以外,前面的小题目还是按照它的分值去分配时间,比如第一题是20分,20分钟一定要把它搞定,接下来第三个是关于作文,作文只有40分钟,建议考生作文留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写作文,压力太大了,大体分布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