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问校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湖北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考试大纲以及部分样题,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导论 社会心理学学科特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以及文化、社会因素对社会心理的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知识
1. 识记:
社会心理概念
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08年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发表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为标志)
社会心理学的两种研究传统(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2.理解:
为何说文明是社会心理的内核?
社会心理学早期是如何对群体进行研究的?
3.应用:
请结合你对中国人性格的认识,分析文化、社会因素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作用。
(二)次重点知识
1. 识记:
杨国枢的社会取向论(家族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和他人取向)
2.理解:
为何说社会心理学能够显现“人是社会动物”、“人是社会关系体”这种特性?
沙莲香对中国民族性研究中出现的“心理反差”现象
3. 应用:
请通过某些社会问题,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善”的理念对于社会心理生活的重要性。
(三)一般知识
1. 识记:
差序格局(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
2. 理解:
日本人根性研究
3.应用:
试用差序格局理论谈谈中国人注重“关系”的现象。
第二章 研究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概念、原理及操作形成初步的整体认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知识
1. 识记: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实验法(被试,主试;因变量,自变量,额外变量;实验组,控制组等)
调查法(访谈和问卷)
观察法(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2.理解: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性质
无结构访谈与结构化访谈
了解问卷设计的原则(理解性、准确性、客观性、选择项排他性)
3.应用:
试谈谈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实验法的优点和缺点。
(二)次重点知识
1. 识记:
研究的信度(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
研究的效度(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包括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2.理解: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者的哲学基础、研究方法、解释过程有何区别?
3. 应用:
何为心理测量的信度与效度?分析影响信效度的因素,提出提高测量信效度的方法。
试分析影响观察结果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三)一般知识
1. 识记:
随机抽样(总体中的每一个抽样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相等的)
双盲实验(主试和被试都不清楚实验的有关目的和内容)
2. 理解:
霍桑效应(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现象)
罗森塔尔效应(他人的期待会使暗示成为现实)
3.应用:
试用霍桑效应说明在进行社会心理学实验时,无关变量如何不易控制?对此有何对策?
试用罗森塔尔效应说明研究者本身对研究结果的期待如何影响研究结果?对此有何对策?
第三章 人际关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东西方文化视野下对人际关系的研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知识
1. 识记: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最基本维度(情感的亲疏,地位的尊卑)
人际关系的四种模式(共享、权威排序、对等互惠、市场定价)
斯坦伯格的爱情三元论(亲密、激情和承诺)
旁观者效应
2.理解:
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正面的互动,相似性和互补性,相貌)
亲密关系的特征
3.应用:
通过学习旁观者效应后,假如某次你处于困境中需要别人的帮助,你会如何处理?
(二)次重点知识
1. 识记:
社会测量法
社会交换理论
自我表露
工具性侵犯行为
2.理解:
了解阿特曼等人的社会渗透理论,能够用此理论解释人际关系发展的过程
人际冲突的层次(特定行为,关系规范,个人性格与态度)
冲突五阶段模式(潜伏、知觉、感受、外显、结果)
影响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引起侵犯的原因(反击、工具性侵犯、本能性侵犯、挫折引起的情绪性侵犯、模仿引起的侵犯)
3. 应用:
试用社会交换理论来说明地域差异、性格特征、相似性等如何影响人际吸引。
试用冲突管理模式来解释跨文化管理中的冲突化解。
(三)一般知识
1. 识记:
曝光效应
得失效应
利他行为的四个特征(有益于他人,自愿,不求回报,具有自我牺牲)
2. 理解:
囚徒困境(了解“重复囚徒困境”下,人们相互合作的可能性)
同理心—利他主义假说(巴特森提出,我们帮助他人取决于我们是否感同身受。否则会以交换心态看待帮助行为)
了解导致关系退化的影响因素(空间的分离;妒忌,泄密,不主动提供帮助等)
3.应用:
试分析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化、社会交换、内部回报、社会规范等),谈谈如何促进社会利他行为的产生?
第四章 社会认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如何认知自我和他人。了解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作用。了解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以及我们如何对事件进行归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知识
1. 识记:
自我概念
自尊
印象形成的一些规律(中心特质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
归因
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及原因(观察者倾向于做内部归因,而行动者倾向于做情境归因)
自我服务归因偏差(把功劳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因为情境的倾向)
2.理解:
社会知觉
自我知觉
自我概念的形成(他人反馈,反射性的评价,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社会比较)
自尊的建构(生活中的成败经验,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自己的内部标准)
3.应用:
试分析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的(个人经验,社会学习)?有何优缺点?(便于记忆存储和提取,易形成偏见)如何改变刻板印象?
(二)次重点知识
1. 识记:
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某一领域的能力的评价)
狭义的社会认同(个人的行为思想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于一致)
库利的“镜中我”(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对自我的观念。)
自我监控
2. 理解: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马西亚的认同发展
社会认同的动机(提高自尊,提高认知安全感,满足归属感,寻找存在的意义)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的基本过程(文化比较,文化类属,文化辨识,文化定位)
3. 应用:
试谈谈目前中国人的自我认同与文化自觉。
(三)一般知识
1. 识记:
控制源(内控和外控)
习得性无助
2. 理解:
自我认同的四种理论视角(心理动力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基模理论)
希金斯的自我差距理论
归因理论
3. 应用:
了解处于自我美化和自我提高动机时,分别会采用何种社会比较策略。试举身边事例阐述之。
第五章 社会动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主要的动机理论,包括本能论、习性论、性欲力学说、需要层次理论、动机类型说等,以及心理学对成就动机、亲和动机和权力动机的相关研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知识
1. 识记:
动机(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
过度辩护效应
成就动机
亲和动机
权力动机
2. 理解:
亲和动机的心理基础(本能与后天习得)
有关成就动机研究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3. 应用:
过度辩护效应对我们采用奖赏措施有何启示?
(二)次重点知识
1. 识记:
个人取向成就动机
社会取向成就动机
焦虑——亲和假说(由焦虑导致的恐惧是促使人们结群的原因,有过不安经历的人,其亲和倾向更强)
2.理解:
麦独孤的本能论(以遗传本能和相应的情绪以及后天形成的感情为基础的人类社会行为学说)
劳伦兹的习性论
弗洛伊德的性欲力学说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麦奎尔的动机类型说
3. 应用:
劳伦兹所提出的关键期概念,对幼儿教育有何启示?
(三)一般知识
1. 识记:
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
2. 理解:
动机的性质(完整性,多样性,动态性等)
权力的特点和类型
3.应用:
根据动机的性质,从遗传和社会学习两方面谈谈动机是如何产生的?
第六章 社会感情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有关社会感情的理论建构,包括情绪心理学、心理治疗学派以及社会学的观点等。认识基本的社会情绪,以及对社会情绪如何进行管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知识
1. 识记:
社会情绪
社会情感
詹姆斯——朗格情绪理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是身体变化的结果)
情商
幸福感(定义,特征,测量方法)
2. 理解:
社会感情的整饰性具有哪些群体功能
社会感情的特点(群体性,共同性,社会影响力)
个人感情与社会感情、情绪和社会情绪的区别和联系
3. 应用:
对社会情绪而言,试说明如何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
(二)次重点知识
1. 识记:
社会情绪管理的含义
情绪管理的3W理论(WHAT 什么情绪,WHY为什么,HOW怎么办)
变革型领导理论
情绪丘脑说
2.理解:
情绪二因论(生理反应先于情绪,是情绪的起因)
认知评估理论(个体的认知解释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
心理治疗学派对感情的理论解释
社会学对感情的理论解释(突发性,整饰性)
3. 应用:
对个人情绪而言,试说明如何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
(三)一般知识
1. 识记:
集体恐惧
集体敌视
集体欢乐
情绪混淆(易受他人情绪影响)
情绪疏离(不易受他人情绪影响)
社会激情
2. 理解:
中国人的羞耻感研究
中国人的社会焦虑研究
幸福感与财富、年龄、人格、健康状况、性别和文化等的研究
现代中国人的幸福感调查研究
3. 应用:
试结合中国文化谈谈如何获得幸福感?
第七章 社会态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态度的含义,特点,功能,构成要素,影响因素等。了解态度会如何改变。了解何时态度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何时行为会影响我们的态度。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知识
1. 识记:
态度(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
认知不协调理论
2. 理解:
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海德的平衡理论、奥斯古德的和谐理论、费斯廷格认知不协调理论、霍夫兰的信息理论)
3. 应用:
如何用费斯廷格认知不协调理论将学习或者工作的辛苦化为乐趣。
(二)次重点知识
1. 识记:
态度构成的“三要素说”(感情、认知和行为)
工作满意度
工作投入
组织承诺
2.理解: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经验、群体规范、同化和内化)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3. 应用:
如何利用工作满意度使组织绩效达到最大化?
(三)一般知识
1. 识记:
态度的特点(统合性、媒介性、压迫性、有一定强度)
态度的功能(调适、自我防卫、价值表现、认知)
2. 理解:
个人态度与群图态度的区别和联系
3.应用:
试思考一下,何时态度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何时行为会影响我们的态度?
第八章 群体心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群体心理的相关研究。理解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的干扰与促进作用。理解从众现象和服从现象及背后的影响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知识
1. 识记:
社会促进
社会干扰
从众(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去个体化(在某些群体情境中,人们更可能抛弃道德约束,以至于忘却了个人的身份,而顺从于群体规范)
2. 理解:
阿希的从众实验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3. 应用:
试思考一下,影响从众的的因素有哪些?
试思考影响去个体化的因素有哪些?
(二)次重点知识
1. 识记:
群体归属感
群体认同感
群体内聚力(多数群体成员凝聚为一体,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
2.理解:
集群行为的特征(自发性、狂热、非常规、短暂)
紧急规范理论
3. 应用:
沙赫特有关群体内聚力和工作效率的研究对我们提高群体凝聚力有何启示?
(三)一般知识
1. 识记:
群体的特征
集群行为的过程(高度的刺激和暗示、情绪感染、激发)
2. 理解: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
中国人的双重认知取向
3.应用:
结合中国文化思考沙莲香所提出的人本意义的人性观和人文意义的人性观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 传播与社会心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传播活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了解传播主体是如何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注意、理解和记忆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知识
1. 识记:
传播
削平现象
磨尖现象(接受者再传递信息时,保留自认为有益、有关的信息部分)
2. 理解:
传播的特点(互动和关系,传递和共享,动态的过程)
信息接收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反应差异(获取信息的方式,对信息源的态度)
3. 应用:
试用巴特利特有关记忆误差的实验研究说明受众在接收信息时如何进行削平和磨尖处理的?
(二)次重点知识
1. 识记:
选择性的接触、注意、理解和记忆
2.理解:
五W模式(谁who,说了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向谁说to whom,有什么效果)
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有一定场域,双向互动)
系统模式(人与情境,人与讯息彼此相互影响)
3. 应用:
试说明传播者和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如何影响着他们对信息作出不同的处理?
(三)一般知识
1. 识记:
舆论
谣言(某些人或团体、组织、国家,根据特定的动机和愿望,散布的一种内容没有得到确认的、缺乏事实根据的、通过自然发生的、在非组织的连锁性传播通路中所流传的信息)
2. 理解:
时尚流行的特点
时尚流行产生与传播的基础(物质生活、闲暇、大众传媒)
舆论的形成过程(舆论客体的出现,主体对舆论客体的认知,众多的个人意见在表达与交流中会集,社会公认)
谣言产生的原因(社会发生变化,面临危机,社会内部结构紊乱)
“沉默的螺旋”理论
3.应用:
试分析时尚产生的心理机制
试分析当社会发生重大事件时,如何防止谣言的传播?
第十章 经济心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经济心理的含义,经济心理学的发展脉络,经济心理学的研究主体。了解中国人经济心理的特殊性,中国人的基本经济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知识
1. 识记:
经济心理(经济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以及对经济行为的主观解释,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经济行为的动力和阻力)
经济心理学的诞生以塔尔德的《经济心理学》为标志。
2. 理解:
拖累托的谨慎——投机维度研究(将人们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分为两个理想类型,定期储蓄的享用者和投机者,前者厌恶不确定性,后者追求并充分利用不确定性的好处)
简述经济心理学的发展脉络
3. 应用:
试选取某个当前经济心理学的前沿问题研究,结合身边实例进行阐述。
(二)次重点知识
1. 识记:
有限理性理论(人做出的决策只是一个相对满意的决策,而不是最优决策)
2. 理解:
经济心理病理学
前景理论
3. 应用:
经济心理研究的主题有哪些(基本经济观念的研究,决策,信任,创新,消费者心理学,经济心理病理学等)
(三)一般知识
1. 识记:
水齐脖子理论(中国农村人口就像一个长久站在齐脖子深的河水中,只要涌来一阵细浪,就会陷入灭顶之灾)
2. 理解:
试理解中国人经济心理的特殊性
阐述中国人的基本经济观念
3. 应用:
试举例说明中国人的一些特殊的经济心理现象。
第十一章 宗教心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宗教的心理学意涵。了解有关宗教皈依的概念和模型。了解相关的宗教行为和宗教情感。了解华人的宗教心理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知识
1. 识记:
皈依的内涵(五种模式)
2. 理解:
罗弗兰德的皈依模型(七个条件)
行为主义对宗教的观点(将宗教看作是一整套公认的形态,把宗教行为看作是“刺激——反应”机制的深层结果)
人本主义对宗教的观点(认为宗教是人格完整、精神完善、自我升华的基础,是制约人类之整体性的因素)
3. 应用:
无
(二)次重点知识
1. 识记:
心理紧张理论(皈依的发生,是由于心理上的剧烈痛苦、混乱、绝望、冲突、罪恶感、和其他类似的心理困扰引起的)
突发性皈依与渐进性皈依
2.理解:
超个人心理学(将自我与个人以外的世界和意义联系起来,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
3. 应用:
无
(三)一般知识
1. 识记:
宗教祈祷的类型(请愿式与感恩式,客观祈祷与主观祈祷)
宗教情感的内涵
2. 理解:
宗教情感的表现形式(六类)
宗教情感的发展阶段
宗教情感的特点(对特殊的宗教信仰对象的倾向性,常有一个从消极转为积极的过程)
华人宗教信仰的特点(有条件的,累加的,神明是互换的)
3.应用:
无
第十二章 性别社会心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以性别为视角,融入弱势性别群体的经验和感受,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进行新的探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知识
1.识记:
性别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2.理解:
性别心理形成的理论(心理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性别图式理论)
3.应用
无
(二)次重点知识
1.识记:
性别社会化(一个人由生物人变成性别人及其过程)
2.理解:
如何进行性别形塑的自我实践和自我实现(八个生活理念和行动的方面)
3,应用:
无
(三)一般知识
1.识记:
性别表演
2.理解:
性别社会心理的自我重构
人的性别的五个维度(基因、生物、生理、心理、社会)
3.应用:
拟剧论对个体日常性别行为解释的意义何在?
第十三章 人格培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格的内涵,特点。了解人格的认知、生理、社会文化差异。了解基本的测量人格的方法。了解人格培育的影响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知识
1. 识记:
人格(自然与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个体特有模式)
2. 理解:
人格特点(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3. 应用:
人格培育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各对人格起何作用?
(二)次重点知识
1. 识记:
认知风格(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方式)
冲动型——沉思型认知风格
同时型——继时型认知风格
2.理解:
什么是认知风格?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哪几方面?
3. 应用:
无
(三)一般知识
1. 识记:
思维风格(人们所偏好的进行思维的方式)
心理自我管理理论的含义
气质(表现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自我调控系统
2. 理解:
人格的问卷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中国青年性格问卷)
人格的投射测验(罗夏克墨渍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完成法)
3.应用:
无
第十四章 心理健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心理健康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及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知识
1. 识记:
心理健康的含义(个体能适当的评价和接受自我,又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2. 理解:
心理健康的标准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生物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
3. 应用:
试用身边实例分析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二)次重点知识
1. 识记:
心理应激
应激源(机体内、外环境向有机体提出的适应或应付的要求,并可能导致心理应激的紧张性刺激物)
生物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和社会文化应激源
应对方式(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价为超出了自身能力资源范围的特定环境要求做出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
2.理解:
应激的中介因素(认知评价、心理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3. 应用:
试谈谈有效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
(三)一般知识
1. 识记:
心理冲突(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2. 理解:
心理异常(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主体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应)
常见心理异常的种类(六类)
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精神分析、行为、人本主义、认知治疗、系统家庭治疗、森田疗法等)
3.应用:
无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
《社会心理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沙莲香主编。
2、参考教材
《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戴维·迈尔斯著,第八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5、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
6、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学分,建议总课时72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包括能力层次比例、难易度比例、内容程度比例、题型、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等)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5%、"理解"为 25 %、"应用"为 50 %。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名词解释
1. 基本归因错误
2. 社会促进
二、简答
1. 简述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 简述阿希的从众实验
三、论述
1. 通过学习旁观者效应后,假如某次你处于困境中需要别人的帮助,你会如何处理?
四、案例分析
案例1: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发生一起劫案,一位22岁的打工青年在看到有人持刀行凶的时候挺身而出,赤手空拳与歹徒搏斗,不幸被刺身亡,而犯罪嫌疑人潜逃。然而,这起令人感动的事件背后却隐藏着这样一个冷冰冰的事实――“当时围观的人特别多,大家看歹徒手持尖刀刺倒一老一少后,都不敢上前,整个犯罪过程当中没有一个人上前帮忙。”
试列举社会心理学相关概念或理论分析题中现象。(概念或理论不得少于2个,列出概念或理论,解释含义,分析与题中案例的联系)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湖北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考试大纲及部分样题,大家要记得查漏补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