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学问校网(武汉培训网) » 论文:实施“跟踪决策”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按字母查成语词典A|B|C|D|E F G|H|J|K|L|M|N|O|P|Q|R|S|T|W|X|Y|Z
在线新华字典按偏旁部首查询汉字 | 按汉字拼音查询汉字 | 五笔字根查询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学工业论文 | 社会艺术论文 | 理学医学论文 | 语言教育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阅读

实施“跟踪决策”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一项具有革命意义的教改决策。这一决策从宏观方向上指明了教育工作者的现实使命,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然而,要完成这场深刻的变革决不会一蹴而就,仅有宏观上的科学决策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中观、微观的系列化决策与之相衔接,宏观决策便只能作为一种空泛的号召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要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倡导“跟踪决策”。

一、“跟踪决策”体现着科学的求实精神。

中国的教育决策是面向12亿人负责的宏大决策,从理论到实践、从决定到执行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决策价值在实践中的实现,必然要经历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层层推进、层层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层面的决策者,都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将上级的决策具体化,直致化为广大教师的实际行动。“跟踪决策”就是要求至上而下的决策者,在决策上构成一条畅通的决策链。决不允许中间梗阻或麻木不仁。现在上呼下不应的现象并非不存在,基层学校的素质教育进展迟缓,说明“跟踪决策”缺乏力度。

二、“跟踪决策”体现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负责精神。

“跟踪决策”是一种动态决策,它要求决策者必须深入实际。决策者同时也是执行者,对于重大宏观决策,要坚决抓住不放、贯彻到底。要克服单纯决策观点,不能认为形成决策便完事大吉。形成决策只是解决问题的一半,更重要的在于使决策在实践中转化为效益。否则,便会导致形式主义或撒手不管的官僚主义。

三、“跟踪决策”有利于转变飘浮作风,克服敷衍塞责的现象。

过去许多好的决策不能落实到基层,就因为缺乏跟踪。要防止中间环节扯皮,必须实行决策督察,将责任落实到人,层层敲钟问响。下级决策人要向上级报告决策情况。对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缺乏决策能力贻误工作的责任人要及时撤换。否则,就会出现决策障碍,使上级的决策意图中途夭折。

“跟踪决策”既是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也是一种思想方法。要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求实重效,强化决策者的责任意识。只有完善决策责任机制,才能产生强大的决策效应,从而推动全局工作。


本文摘录自互联网络,在此刊登仅为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

» 培训展台

» 学校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