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成语词典:A|B|C|D|E F G|H|J|K|L|M|N|O|P|Q|R|S|T|W|X|Y|Z
在线新华字典:按偏旁部首查询汉字 | 按汉字拼音查询汉字 | 五笔字根查询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学工业论文 | 社会艺术论文 | 理学医学论文 | 语言教育论文 | 计算机论文
围绕素质教育开展教研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义务教育法》颁布十周年之际撰文指出:“教育科研机构要将向素质教育转轨列为重大科研项目,为教育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并提出广大中小学校要把向素质教育转轨列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抓紧抓好。显而易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在“转轨”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更新观念,树立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新的教研思想,仍属首要问题。仔细观察我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现状不难发现,观念陈旧、思维方式单一、“穿新鞋走老路”的被动应付等状况并未从根本上扭转,攀比升学率的“考研”模式仍在一定程度上运行。因此,我们应从21世纪人才素质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全局性战略高度出发,深入学习、领会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并重温国家教委关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掌握理论,开阔视野,勇于实践,吐故纳新,激活思想,树立适应时代、服从大局的观念,强化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开拓、改进和完善素质教育教研思路。
确立教研中心地位,深化教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国家教委明文规定,教研室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设置的承担中小学教学研究和学科教学业务管理的事业机构。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基础教育面临实现“两基”、“两全”的重要任务。各级教研部门必须认清形势,摆正自身位置,紧紧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个中心议题,立足于教法改革和学法指导,切实搞好教研工作。具体地讲,教法改革及其研究工作应做到“四有”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投入;注意“四个结合”:点、面结合,近、远(目标)结合,教、研结合,产、出结合;实现“四个转移”:“应试”型向常(正)规型转移,口号型向务实型转移,模仿型向内在型转移,经验型向理性化转移。
逐步建立与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相协调的现代化新型教研模式。在新型教研模式结构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依法治研,主要包括强化法制观念,善于依法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认真研拟推动落实各项法规政策之方略,正确把握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方向,进而确定科学的教研工作方法。这是现代化新型教研模式的基本框架要求。
本文摘录自互联网络,在此刊登仅为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