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成语词典:A|B|C|D|E F G|H|J|K|L|M|N|O|P|Q|R|S|T|W|X|Y|Z
在线新华字典:按偏旁部首查询汉字 | 按汉字拼音查询汉字 | 五笔字根查询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学工业论文 | 社会艺术论文 | 理学医学论文 | 语言教育论文 | 计算机论文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高层次的思维
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是教师。教师的素质越高,素质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有可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而教师素质的高低与教师的理论层面有关,也与教师的思维层次有关。
实践证明:工作的大小,与思维层次的高低成正比,不断提高思维层次是创造性工作的前提。
任何工作成果的差异,本源是思维层次差异的反映。同一件事,同一项工作,不同思维层次的人去做,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不同思维层次的人对同一客观事物所形成的认识不同,从而其所采用的方法、途径不尽相同,其工作效果必然不同。思维层次决定着工作的成败得失。工作方法、途径是思维层次的思维体现。即使是运用同一方法,高觌思维与低层次思维也是有差异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思想,项习用这是大破秦军,马谡用之则失衔亭被斩。世界各民族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脑的竞争,思维的竞争,主导思想意识层次的竞争。这是因为,高层次使自己的脑力、体力得到更加合理的运用;高觌思维的结果,对于他人来说,能使他人的脑务、体力得到更加合理的、科学的运用。
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同样存在思维层次问题。同一个学生,不同的教师来教,会有不同的结果。这种教育教学效果差异性的存在,是教师思维层次差异性客观存在的外在反映。认识思维层次与工作成果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我们的工作是有益处的。如果我们想把工作做得更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功夫首先就要下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上,舍此设有其它的捷径可走。因此说,一名教师能不能教好学,一名校长能不能治好学校,除了有责任心,有热情外,更主要的是于思维层次所达到的高度。思维层次越高,他的工作效果就越好,反之就越差。就是说,教师有教会学生做人,开发学生智力,传授知识的任务,同时也有不断汲取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思维层次的任务。后者对于前者来说是个基础,没有后者的提高,就不会有前者的成果。当思维进入一个新的层次时,便会发现,原来的想法是多么的不成熟。认识事物的过程永远是这样由低给向高级发展,向更高的层次跃进。否则,不能有所发现有所前进。这是因为,人的思维层次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不断突破旧框子的过程,是一个工层次向高层次跃进的过程。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人的思维只有适应这种着的世界才能进步。
用固定的眼光看待世界,就等于把自己永远封存在一个框子中。如果一个人总是迷信过去看似很成熟的东西而恋恋不舍,那就等于把思维关进笼子里,想飞也飞不起来。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产生到达顶端的思想,必须形成对新事物探索的阻碍。因此,当好教师或校长,不仅需要有敬业精神,需要全身心地去爱自己的学校和学生,更需要有较高的思维层次。
人与人的差异在于大脑,已与已(人的纵向)的差异同样在于大脑。提高思维层次的方法,是学会用脑创造性的劳动。对于一名教师来讲,没有效率的功做的越多,浪费自身的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也就越多。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而这仅靠拼时间式的体力型劳动是办不到的,唯一不行的就是学会用脑创造性的劳动。社会的进步所依赖的是人脑劳动效能的提高,而不是体力劳动的增强。经常用脑创造性的劳动,人的聪明才智就会发挥出来,人的思维层次就会得到提高。学会用脑创造性劳动,而不是囿于传统习惯定势,是提高思维层次行这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永远没有止境的,人的思维层次的提高也同样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只有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向更高的思维层次跃进,才能使自己的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素质教育中不断取得的成果。
本文摘录自互联网络,在此刊登仅为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