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成语词典:A|B|C|D|E F G|H|J|K|L|M|N|O|P|Q|R|S|T|W|X|Y|Z
在线新华字典:按偏旁部首查询汉字 | 按汉字拼音查询汉字 | 五笔字根查询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学工业论文 | 社会艺术论文 | 理学医学论文 | 语言教育论文 | 计算机论文
素质教育缘何落实难?
在一次教育转轨座谈会上,多数中学校长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慷慨陈词,并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大声疾呼,表现出一副加速教育转轨的姿态。但他们回到现实中却又按兵不动,甚至采取措施继续强化应试教育。这看似令人难以理解的现象,在与几位中学校长交谈后,方知他们有一种想转轨怕转轨的困惑。
校长们认为,现行的以文化考试分数作为录取学生唯一标准的考试制度(“德智体全面衡量”仅是一种说法),仍是左右中学办学方向的强有力的指挥棒,它不仅使学校一切围绕开学转,而且把师生紧紧绑在考试的战车上高速奔驰。因为只要通过这种“一次考试定命运”的考试关,农村的学生就可“跳出龙门”,城市的学生今后就会“出人头地”,所以从领导到群众,从学校到社会,都把升学考试的价值看得很高、很重,人们当然也就把开学率作为评价学校优劣的唯一尺度。升学率上去了,领导嘉奖,群众赞扬,学校名声大振;升不率一旦下去了,学校就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责难,学校声望一落千丈。某乡中校长给乡里要钱维修教室,因今年开学成绩不佳,非但没要到钱,还受到乡长的奚落:“没本事使学生开学,倒有本事要钱!”某重点高中有一年高考名次落后,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在干部大会上点名批评校长。学生及其家长宁可花数千元至上万元去上升学有望的重点学校,也不愿去上发了录取通知书的一般学校,有一所农村中学生源几近枯竭。教育部门评估学校,虽然口头上也讲“五育”并重,但实际上看重的仍是升学率,如果哪个学校升学率上去了,这个学校似乎就成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典型,各方面都有了经验。面对如此现实,校长自然就把追求升学率作为不可动摇的终极奋斗目标,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就无从谈起。
开学考试这根指挥棒有种神奇的魔力,它使众多中学之间围绕升学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片追”之风愈演愈烈。学生为了取得升学名次(尽管上级不再给升学成绩排队),教育方针可以不顾,教学计划可以不管,上级指示可以不听,一意孤行地只开设必考科目,不开设非考科目;只抓智育,不抓德育和体育,忘掉美育和劳动教育;考试频繁,加班加点,大搞题海战术,等等。
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和特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经过数年“疲劳战术”的严格训练,个个成为接收知识的“容器”和应付升学考试的“机器”。这样的学生或许是考试的能手,但将来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更难担当历史的重任。对当前“片追”的现状,校长们也忧心忡忡,深感实施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又唯恐实施素质教育后会带来升学率的下降,敌对教育转轨持等待观望态度。校长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不解除校长思想上的困惑,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要改革考试制度,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构建科学的评估机制,把校长从沉重的升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之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
近几年来,通过教育界对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研讨,人们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界定以及教育转轨的意义等问题,基本上有了共识。现在的问题是,时不我待,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的探讨上,而应积极地进行付诸实践的探索,只有奋力开拓,勇于实践,才能闯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路子。
本文摘录自互联网络,在此刊登仅为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