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学问校网(武汉培训网) » 论文: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重塑自我

按字母查成语词典A|B|C|D|E F G|H|J|K|L|M|N|O|P|Q|R|S|T|W|X|Y|Z
在线新华字典按偏旁部首查询汉字 | 按汉字拼音查询汉字 | 五笔字根查询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学工业论文 | 社会艺术论文 | 理学医学论文 | 语言教育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阅读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重塑自我

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而教师因素占其重要地位。“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只有完成重塑自我的飞跃,才能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需要。那么,教师如何按着素质教育的要求重塑自我呢?具体如下:

1、“自我否定,重塑自我”,用现代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自我,树立新的教育观、师德观。
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产生强大的内驱力,鼓舞教师去实现教学追求。但在应试教育长期误导下,学校考查学生、考核教师只是通过单一方面确定师生的整体水平,其结果造成“一次考试定终身”。教师自身也拼命追求高分数,使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往往畸形发展,恶果是“高分低能”。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还必须树立教育的整体观,即教育者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发展每个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这是应试教育难以做到的。这些新观念又必须是自然而然地发自每个教育者内心深处。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为外在的对教师行为的导向作用与内在的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应试教育的害处在于其教育性质是面向少数人的教育,教育目的是选拔与淘汰,只重视成绩突出的尖子生,只重视学习成绩的提高,其结果不仅害了尖子生,也造成大多数受教育者素质不高。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政策提出,决定因素全在教师行为上,而决定教师行为的是教育观念和师德,而师德对实施整体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起着关键作用。

2、有渊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应具有一桶水”。
素质教育要求每一个教师不仅构建自己所教学科知识的网络,形成整体知识结构,而且还应跳出所教学科知识的局限,向文化科学知识的广度拓展,但当前部分中小学教师还停留在学历达标水准上,甚至连基本文化知识也不具备;有的教师只为教课而教,照本宣科,学生很难把握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死读书,读死书,又怎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具备所教学科知识之外,还要学习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以及开展思想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只有施教者具备更高的境界,才能使学生达到更高的要求,成为高素质人才。

3、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整体水平。
教学的运行过程是学生、教材(知识)、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四大要素协同运行的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过程,实际是不断寻求教学四大要素间各参量值新的优化协同的过程。然而在目前教师中不知、不懂教学四大要素者不乏其人,更多的则是对其运行规律闻所未闻,在教学中只抓住一个或两个要素而忽略了其他要素,如有的课堂“唱独角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就是抓住了某一要素,往往也只抓住了要素中的某一个因素,忽视了其余因素,如只抓住教学方法要素中的智力因素而忽略了学法因素,或只抓学生要素中的智力因素而忽略非智力因素等。正是这种非整体教学的实施,严重影响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只有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整体水平,才能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的提高。


本文摘录自互联网络,在此刊登仅为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

» 培训展台

» 学校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