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成语词典:A|B|C|D|E F G|H|J|K|L|M|N|O|P|Q|R|S|T|W|X|Y|Z
在线新华字典:按偏旁部首查询汉字 | 按汉字拼音查询汉字 | 五笔字根查询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学工业论文 | 社会艺术论文 | 理学医学论文 | 语言教育论文 | 计算机论文
阳城县运用导向机制推动素质教育
阳城县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这几年不断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是,应试倾向逐步排除,素质教育的要求得到充分的体现。
首先是评估指标的范围发生了。1988年以前,他们着重抓的是中小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随着农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逐步充实了对政府行为、办学条件、经费,筹措等教育外部行为和教育内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依法治教,德育工作等一系列评估内容和要求。形成了促进提高全民整体素质需要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管理、教育质量评估等类别比较齐全的评估指标体系。
其次是指标项目发生了变化。增加了体现素质教育的指标,去掉了与素质教育相悖的有关规定。在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设置了“普及程度”和学生德、智、体、美、劳的考核项目,把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和学生道德水准、身体心理素质、适应社会需要的生活和生存能力作为重点指标,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质量,规定具体的内容和要求,给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增加了力度。管理指标中,还设置了环境育人要求。
第三,指标权重发生了变化。在指标体系中权重反映着某项指标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阳城县评估导向机制在权重调整中突出了素质教育的指标重点,在“教育质量”方面加大了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的权重,其分值占到该项指标权重的二分之一。在“智育”指标中,加大了知识的运用和技能培养的权重,分值占到该项指标权重分值的近三分之二。相反,优生率和升学率的权重则予以取消。
第四,要求力度发生了变化。除正面要求以外,对过去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些做法,提出了绝对禁止的要求。
这样变化的结果,使指标体系更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逐步充实了素质教育的规范化要求,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转轨,其表现是:
一、管理工作从“考研”转向教研。过去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该县的教育管理工作多数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高低来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成果。为此,他们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方面,进行考试制度的改革。一 是减少考试次数,减轻学生压力。于1988年取消了小学毕业升初中的考试,实行就近划片入学。1990年取消了中小学各年级的期中考试,实行单元过关和当堂达标检测;二是变动考试学科、把期末主要学科的统考变为全部学科的抽考,建立了音、体、美、劳、史、地、生、自然等所谓非主要学科的抽考制度,特别是实行了中招加试体育的办法,限制了文化课合格而体育不达标的学生进入国家中专和中幼师;三是改进考试办法,变单纯笔试为笔试、口试、动手操作,三位一体的考试考查办法。
二、教师工作从“拔尖”转向全体。过去,阳城县迫于升学的压力,教师采劝分槽喂养”,“区别对待”的办法,拼命在学生中“拔尖”应付升学,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影响了中小学的办学效益,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自从1986年,出台了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以后,逐步规范了政府行为,县乡两级均不给学校施加升学的压力,规范了教育为现代化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办学方向。各级政府抓起了教育思想的转变,全社会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那种让优生给“差生”批改作业,“锻炼”了少数学生,挫伤了大多数的做法再也看不到了。
三、督导工作从局部转向整体。阳城县的督导室是1988年建立起来的,十年来发挥了很大的监控作用,而且随着教改的深入,监督检查内容也由局部到整体逐步扩大,有力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评估范围从普通教育扩大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评估内容由教学成绩发展到办学水平的评估。阳城县的督导评估工作由教育内部向外部延伸,把督政放在艰难而重要的地位,促进了校舍,图书资料,教学仪器,体育器材,劳动基地,活动场地,教育经费筹办学条件的根本改善。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评估学生由单纯文化知识变为思想、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全面评估。
阳城县的实践证明,制定全面的教育工作考评指标体系,采取科学合理的导向措施,不断地把督导评估工作引向深入,是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机制。
本文摘录自互联网络,在此刊登仅为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