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成语词典:A|B|C|D|E F G|H|J|K|L|M|N|O|P|Q|R|S|T|W|X|Y|Z
在线新华字典:按偏旁部首查询汉字 | 按汉字拼音查询汉字 | 五笔字根查询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学工业论文 | 社会艺术论文 | 理学医学论文 | 语言教育论文 | 计算机论文
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与评估标准研
摘要 研究旨在为促进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评估的科学化。普通高校课程框架应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效果,其二级评估指标应包括师资结构、学术水平、教学内容与设施、教学措施、考试方法、教研成果、教学效果等。原国家教委在高等教育改革基本思路中明确指出:“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教学改革是核心,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如何根据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学科发展的实际,从体育课程设计的主导思想入手,构建系统而合理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框架体系,制订出科学的课程评估验收标准。这对转变体育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促进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 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1.1 以未来社会发展为前提
现代科学革命正不断地促使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一体化,使生产方式朝着电气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多地被现代化的技术装置所代替,尤其是计算机电脑的广泛运用,人的脑力劳动时间增加,肢体活动减少,造成劳动者肌肉萎缩、肌力衰退、新陈代谢降低、神经衰弱等现代文明病。另外,城市人口的膨胀,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平衡失调,加之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神经症等现代文明病的增加,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科学的体育运动是预防现代文明病有效的方法。21世纪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应当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加以研究和设计,以保证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各项目标与任务的全面实施,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1.2 以知识分子的健康保健实际需要为中心
10年前,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国11个省市的20余所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3万名中高级知识分子的体检和死因进行调查,发现中高级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是58.52岁,其寿命比当时全国人均寿命缩短近10年。据最近调查资料反映,北京中关村地区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8.52岁降至53.34岁,比全国第2次人口普查时北京市平均寿命75.73岁低22.39岁。
另据调查,影响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的主要因素,除了工作和家庭负担重、经济拮据生活条件差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我保健意识缺乏,因学习、工作而引起的身心疲劳得不到及时的调节和消除,许多中年科学家、教授的运动保健知识十分贫乏,据统计,在坚持体育锻炼的知识分子中,病后开始体育活动的约占50%。他们锻炼的动机是为了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而不是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知识分子,特别是中高级知识分子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他们的身体保健意识远不适应增进健康的需要;他们呼唤着掌握更多、更系统的科学保健知识。因此,在这大力提倡科教兴国、知识创新的今天,如何根据大学生在校学习条件的实际和将来毕业后开展自我健康保健的需要,设计和构建体育课程,这是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学科值得深思并予以合理解决的问题。
表1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估标准
评估指标 | 评 估 内 容 与 标 准 |
评 估 方 法 | ||
一级指标 | 二指级标 | |||
师资队伍20分 | 师资 结 构 |
(12分) |
1.教师学历结构合理,有一定比例的硕士研究生,并有切实有效的教师培养计划(4分)。 |
查文件资料,看有关证书,询问了解。 |
学 术 水 平 |
(8分) |
4.撰写并公开出版、发表的著作,学术论文数量多,学术水平高(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6分)。 |
查阅出版原著及学术杂志,查文件。 | |
教学条件(60分) | 教学内容及设施(30分) |
6.教学大纲内容完整、有特色,反映现代体育教育的新成果,符合普通高校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5)分。 |
查阅体育经费预算文件及购买体育器械帐目,现场观看体育场馆等。 | |
教学措施 | (20分) | 13.教学手段科学,方法有效,深受学生欢迎(8分)。 14.具有教书育人的措施,并能进一步实施(4分)。 15.能结合本校实际制订课外辅导计划,并能有效地开展课外辅导工作(3分)。 16.有明确的教改目标,并有教改规划,取得明显效果(5分)。 |
查阅有关教育、教学、教改管理文件,查看教师教案,询问了解。 | |
考 试 方 法 |
(10分) |
17.采用教考分离的考试形式,并有严格的考试监督管理制度(2分)。 |
查阅考试管理的有关措施,了解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并抽查学生的理论试卷、试题库,体育成绩登记表。 | |
教学成果(20分) | 教 研 效 果 |
(12分) | 21.获得国家及省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或单项教研成果奖(6分)。 22.教学改革有突破,取得明显效果,并得到社会承认(6分)。 |
查阅有关获奖文件、证书及教改资料,向教务部门了解体育教改的内容和效果。 |
教 学 效 果 |
(8分) | 23.学生反映良好,运动技术、体育观念、身体素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8分)。 | 查看学生健康档案、体育达标数据资料,向学生处、医务部门了解情况,召开学生座谈会。 |
1.3 以体育教育学科本身的价值为重点
对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重点应放在课程本身价值的选择上,而价值的选择应建立在对未来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推理和逻辑思维。
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是以培养现代人为出发点来确定课程的价值体系。因此,体育课程尽可能从体育运动的社会价值和作用方面加以考虑,挖掘体育教育学科中最能促进现代大学生身体发展、增进健康、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科学理论和运动技能,采用最适合人类生存和自救的运动实践内容,让所有大学生都学会自学自练、自娱自乐、自测自评的科学运动保健手段和方法,使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真正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2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及评估标准
2.1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为进一步改变传统的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的旧体育教学体系,逐渐向“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教育方向发展,以尽快地适应现代社会人才培养和快节奏工作、生活需要,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框架应由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效果三方面进行构思,形成多层次、多因素课程体系(见图1)
2.2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估标准
为了使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有序发展,促进体育课程评估验收工作的进一步科学化。本人根据原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通知》课程建设的具体要求,从我国现代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经过征求一些体育教师的意见,结合本人多次参加学校课程评估验收实践与体会,经过认真的分析、认证,设计和制定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估验收的量化标准(见表1),以供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进行体育课程评估验收参考。
3 建议
(1)建立体育课程评估验收制度。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标准体系课程,建立起课程评估验收制度,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工作,设立优秀课程、重点课程、合格课程的等级制,从而推进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有序发展。(2)加强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各高校应加强体育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除对不同等级的体育课程分别给予起动经费和奖励的同时,重点要加强对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投入,以尽快地改善我国普通高校现代化体育教学设施落后的状况,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现代体育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本文摘录自互联网络,在此刊登仅为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