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学问校网(武汉培训网) » 论文: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

按字母查成语词典A|B|C|D|E F G|H|J|K|L|M|N|O|P|Q|R|S|T|W|X|Y|Z
在线新华字典按偏旁部首查询汉字 | 按汉字拼音查询汉字 | 五笔字根查询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学工业论文 | 社会艺术论文 | 理学医学论文 | 语言教育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阅读

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受着许多主观与客观条件的影响。揭露这些条件与感知效果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对于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尤其对教学工作有着重大意义。特别在体育以直观教学中,正确地运用感知规律,能有效地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根据心理学研究和自己多年的体育教实践,证明中学生的稳定性和注意力正在发展,感知的敏锐性和精确性逐渐形成,有一定的观察力,因此,我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以实心球教学为例,教学步骤如下:

一、讲解示范实心球技术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各种方法的示范,直观教具的显示,使学生在己有的知识基础上(学生巳学过实心球),使他们从抽象的概念中,唤起并组织原有的知识经验的感知认识,这时启发学生对技术动作进行结构观察(即(1)持球(2)预摆(3)重心前移(4)出手以及出手角度(5)最后用力(6)连贯协调(7)维持身体平衡);动作观察(主要技术环节);技术观察(即技术细节,如最后用力球出手后的甩手(鞭打)动作;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讲解、示范,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运动表象,使他们加深对动作形象、直观的完整感受和理解,形成初概念。

在良好的观察中,培养了学生精细的知觉能力,定向注意力及比较、分析等基本思维能力,同时在观察中,让学生发展和提出各种问题,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想象活动。

二、理解动作要领和掌握动作阶段。

通过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各种感觉在己获得动作表象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对实心球技术动作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理解动作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清动作的主要和次要特征,提高对所学动作本质属性的认识,把抽象概念形象化,使学生具体认识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种属性的内在联系,进而探索事物的本质,随着练习次数,动作质量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加深、扩大和精确动作概念,使之真正掌握动作。

三、利用正误对比,纠正错误动作。

采用正误对比,分析动作的难点和关键,让动作技术做得较好的学生和较差的学生在同一时间或先后顺序进行投掷,为正误动作的分化创造条件,使学生感受器官(肌肉感觉)向大脑提供信息,使肌肉紧张的程度和动作所需时间产生联系,以利更快地掌握动作。生理实验告诉我们,如果把某一个不断被强化的条件刺激物和另一个与其相似但不予强化的刺激物间歇加以对比,就能促成对多种刺激物的分化,收到显著效果。换句话说,我们日常生活经验也说明对两种相似的东西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例如:雪梨与苹果),就能很快地区别和认识他们。因此正误对比错误动作,并强化正确动作,就能很快分化,针对实心球“最后用力”这一关键动作,有的学生重心没有前移,没有抬头、挺胸,出手角度低,没有用上腰腹力量等问题,要及时加以纠正。

四、效果。

我所任教的初二年级五个教学班,271人测验,最低成绩同原来女生3.65m提高到5.78m,男生由原来最低成绩5.60提高到7.30m,男女生的实习球成绩通过以上的教学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结论: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积极性较高,情绪稳定,不同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了组织纪律观念,加强安全教育,杜绝了伤害事故的发生。实践证明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是一种行之用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摘录自互联网络,在此刊登仅为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

» 培训展台

» 学校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