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学问校网(武汉培训网) » 论文:浅谈中医对学校卫生保健的认识

按字母查成语词典A|B|C|D|E F G|H|J|K|L|M|N|O|P|Q|R|S|T|W|X|Y|Z
在线新华字典按偏旁部首查询汉字 | 按汉字拼音查询汉字 | 五笔字根查询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学工业论文 | 社会艺术论文 | 理学医学论文 | 语言教育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阅读

浅谈中医对学校卫生保健的认识

中医药学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对于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中医在预防传染病、营养学、健身运动等方面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如在预防疾病方面,《内经》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素问》提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然现状表明中医学在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普及远远未够。我市目前职校医中,中医仅占9%。眼保健操在全国推广已三十多年,但我们在眼保健操规范操作培训中,发现能正确找到“天应”、“睛明”、“四白”、“太阳”四个穴们的专职校医不到10%。在目前的健康教育教材跨卫生宣传栏的检查中,很少能见到中医的卫生保健知识。这些现象应引起我们重视。那么祖国医学到底对学校卫生保健有哪些认识呢?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

1、心理卫生方面:有关资料显示,现在学生存在在焦虑、逆反心理、神经官能症等心理障碍者占一定比例。中医将诱民心理障碍的情志活动归纳为“喜、怒、优、思、悲、恐、惊”七情。正常况下七情不会使人致病,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刺激可以引起人体气机逆乱,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所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下,惊则所气乱”。现在学生功课紧张,学习负担重,面临考试、升学、择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而自身适应能力差。这些长期的不良刺激可引起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所支配器管的调节障碍,最后引起器质性改变。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便与情志密切相关。相反,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气机顺畅、气血平和,有利健康。所以学校、家长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教育学生创造健康的精神生活,保持良好的情绪,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精神愉快,心气调和。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愉快的学习可以创造良好的精神情绪,成为精神健康的源泉。闲散、懒惰、被迫无趣的学习会使学生情绪低落,成为精神健康的有害因素。另一方面,父母不能过分溺爱孩子,不迁就、不放任,但也不能过施惩罚,过多的惩罚会使孩子手足无措,对周围世界产生不信任感,造成躲避、胆怯、孤僻消极的心理品质。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和环境的接触更加复杂,生理上处于急剧变化的发育阶段,性的觉晓正在这一时期开始,他们虽对周围事物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但自能力差,容易出现性罪错,易诱发情志的异常波动。影响学习和健康。所以应对他们加以引导,早期进行性心理、性道性法制的教育。使他们科学的了解自身在生理心理上的变化,纠正某些错误幻想。处理好与异性的关系,用理智与道德约束自己。可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分散对性的注意力。

2、在饮食起居方面:通过有关资料对儿童肥胖原因的调查,发现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饮食无节制,过食油腻,甜食、零食等富热能食品,缺少体育煅炼,甚至“吃了睡,睡了吃”,而营养性贫血的原因则是膳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挑食,不恰当的节食等造成。中医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纳为饮食起居失常。《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所谓饮食有节,是指节制食量,不可吃得太饱,免伤肠胃,影响消化吸收。二指调配饮食,食用多样化,不偏食,使体内得到各种营养素,以增强正气。《素问》中有“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精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说明食物营养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中医提倡清淡饮食,反对膏梁厚脂,过食甘肥。所谓清谈是指粗茶淡饭主食五谷杂粮,副食以植物食物为主,如蔬菜、植物油、豆类等。当然,处于青春期快速发育的学生不宜过分强调素食,应适当补充肉类,尽量使食物多样化。《素问》藏气时论篇说“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说明了食物的配合原则。那么偏食又有哪些弊端呢?中医将食物分“酸、苦、甘、辛、咸”五味。并与人体五脏相联系,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五味偏嗜,则脏气偏性。《素问》五脏生成篇有“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甘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所伤也”。所以饮食应五味适宜。起居有常是指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和学习。提倡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合理安排学习、休息、饮食睡眠、锻练时间,使之形成习惯。每天按规律的生活活动,通过条件反射形成动力定型,这样可以减轻神经系统负担,增强其灵活性,从而保护大脑。

3、体育锻炼方面:健身运动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称“导引”。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包括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按摩……祖国医学保健运动的显著特点是具有调整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特别是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使体内各个系统,脏腑间的机能活动达到阴阳平衡,从而增强体质,减少或防止疾病的发生,目前我国中小学多推行广播体操,只有部分中医院校推广了中医健身运动。笔者认为,也可以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的课程,这些是很好的有氧运动形式,又体现我国的教育特色。例如静气功方法简单,能把人的精神、形体、气息三者能动的结合,对机体施以整体性的影响,从而改善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消化吸收,加深睡眠,消除疲劳,增强脑力、体力,提高学习的工作效率。

4、在预防疾病方面:我国很早已经开始药物预防疾病工作,发明于十六世纪的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是人工免疫法的先驱,为后世免疫学的发展做出的极大贡献。此外在中药预防传染病方面亦积累了不少经验。学校是人群集中的地方,易暴发流行呼吸道,消化道方面的疾病。因此要搞好预防方面的工作,这可以充分利用中医药知识:如在流感、腮腺炎流行季节,可用苍术、雄黄烟熏课室进行空中消毒,或以板蓝根,大青叶,贯众当茶饮。不可用茵陈,栀子预防甲肝,用马齿苋预防菌痢等效果良好。

以上中医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卫生栏宣传,校医培训等方式进行推广,使祖国医学在学校卫生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本文摘录自互联网络,在此刊登仅为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

» 培训展台

» 学校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