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求学问校网(武汉培训网) » 论文:体育锻炼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

按字母查成语词典A|B|C|D|E F G|H|J|K|L|M|N|O|P|Q|R|S|T|W|X|Y|Z
在线新华字典按偏旁部首查询汉字 | 按汉字拼音查询汉字 | 五笔字根查询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学工业论文 | 社会艺术论文 | 理学医学论文 | 语言教育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阅读

体育锻炼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

体育锻炼,不仅在于育体,而且也在于育心,古今中外,一概如此。我国西周的礼射,在于"明君臣之礼,明长幼之序",通过射而进行道德教育。古希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鲜明的体现出为培养效忠奴隶主国王的忠君思想和行为的培养与教育。现代社会中也是如此。美国认为体育是一种教育力量,对促进青少年感情的成熟,形成道德观念,培养性格和合作精神,潜力是巨大的……。芬兰主张通过体育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和社会教育,培养与社会接触的能力,为他人着想,为人正派的品质,并且通过体育进行美学教育,使学生获得身体运动时的自我表现能力。苏联、日本等许多国家,都将体育作为形成青少年的道德和精神面貌的积极手段,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各种教育途径都应为实现这个目标服务。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需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指导,反过来,体育锻炼又能促进思想品德的发展。在体育活动当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方法、手段,寓德育与体育活动之中。

  一、体育锻炼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

  主要有:

  1、培养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与意识。

  2、培养勇敢、顽强、坚毅、果断、灵活、机智、自制、诚实、正派、刻苦等优良品质。

  3、培养自觉的组织纪律性,养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好作风,以及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胜不骄、败不馁、尊重裁判、尊重对手等优良的体育道德和作风。

  4、培养社会主义的体育价值观念、人际关系、拼搏进取精神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二、体育锻炼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多

  例如,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执行;通过活动的具体内容(队列、球类、田径、游戏等);通过突发事件的处理;通过发挥集体互相感染的作用;通过榜样的表率作用等,都可以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

  齐齐哈尔铁格局教育处多年在全局所属的中小学校中开展队列训练,已大见成效。不仅学生们的组织性、纪律性、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而且学生们的体质得到增强,智力得到促进,得到社会的承认。北京清河二十中学,通过抓体育,促校风改变,由校风改变促升学率的提高,已见效果。

  实际上,中小学生的个体发展是一种整体性发展,包括体力、智力、情感、意志、行为等等,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所以体育对其个体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摘录自互联网络,在此刊登仅为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

» 培训展台

» 学校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