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查成语词典:A|B|C|D|E F G|H|J|K|L|M|N|O|P|Q|R|S|T|W|X|Y|Z
在线新华字典:按偏旁部首查询汉字 | 按汉字拼音查询汉字 | 五笔字根查询
工商管理论文 | 工学工业论文 | 社会艺术论文 | 理学医学论文 | 语言教育论文 | 计算机论文
中国物流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
为了解我国目前大中型企业的物流运作现状,掌握供需,中国仓储协会于2000年3-4月,组织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供求状况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的生产、商业和储运及物流企业,通过邮寄问卷的形式,调查企业2400家,回收154份,有效问卷146份。有关调查项目结果如下。
1、 样本构成分析
1.1回收问卷的构成比例:
按企业性质和行业化份统计结果如下表:
结果如下表:
生产企业 | 国有企业 | 13 | 8.9% | 生产企业 | 食品 | 21 | 14.4% |
集体 | 5 | 3.4% | 家电 | 10 | 6.8% | ||
三资 | 43 | 29.5% | 电子 | 15 | 10.3% | ||
外商独资 | 14 | 9.6% | 电信 | 10 | 6.8% | ||
私营 | 1 | 0.7% | 日化 | 6 | 4.1% | ||
内资股份制 | 14 | 9.6% | 服装 | 1 | 0.7% | ||
小计 | 90 | 62% | 医药 | 16 | 11.0% | ||
商 业 企 业 |
国有独资 | 9 | 6.2% | 汽车 | 6 | 4.1% | |
集体 | 2 | 1.4% | 其他 | 5 | 3.4% | ||
内资股份制 | 8 | 6.2% | 小计 | 90 | 61.6% | ||
小计 | 20 | 14% | 商业企业 | 综合副食 | 7 | 5.5% | |
物 流 企 业 |
国有企业 | 26 | 17.8% | 百货 | 13 | 8.2% | |
集体 | 1 | 0.7% | 小计 | 20 | 13.7% | ||
三资 | 7 | 4.8% | 物 流 企 业 |
运输 | 2 | 1.4% | |
内资股份制 | 2 | 1.4% | 储运 | 22 | 15.1% | ||
小 计 | 36 | 25% | 物流 | 12 | 8.2% | ||
小计 | 36 | 24.7% | |||||
合计 | 146 | 100% | 12.7% | 100% | |||
总计 | 100.0% | 100% |
2、 物流执行状况
2.1工商企业的物流执行主体
执行主体 | 生产企业原材料 | 商业企业物流 | 执行主体 | 生产企业产成品销售物流 | |
供货方 | 46% | 76.5% | 全部自理 | 24.1% | |
公司自身 | 36% | 17.6% | 全由第三方代理 | 16.1% | |
第三方 | 18% | 5.9% | 部分第三方代理部分自理 | 59.8% | |
总计 | 100.0% | 100.0% | 总计 | 100.0% |
调查表明:1、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的执行主体主要是供货方,占46%,其次是公司自身,占36%,第三方占18%;2、成本销售物流中,24.1%的执行主体是公司,16.1%是第三方,59.8%是采用两种形式;与中国仓储协会1999年第一次调查数据相比,全由第三方代理的比例上升7个百分点,说明物流专业分工更加明显;3、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76.5%为公司自身,17.6%的企业由供货方执行,第三方参与的比例仅为5.9%,说明商业企业物流社会化程度不高,同时说明以批量小、品种多、频次高、紧急性强为特色的零售企业物流、缺乏有效的后勤支持。
2.2工商企业第三方物流代理比例及第三方数量
2.2.1第三方代理比例
代理比例 | 生产企业 | 商业企业 |
30%以下 | 29.5% | 50% |
30%—60% | 26.2% | 0% |
60%以上 | 44.3% | 50% |
总计 | 100.0% | 100.0% |
调查显示:生产企业中,有第三方参与的情况下,第三方代理的物流量占总物流量的比例大于60%的企业有44.3%,30%~60%间的企业由26.2%,在30%以下的企业有29.5%。商业企业各有50%的企业第三方代理比例在30%以下和60%以上。
2.2.2第三方的数量
第三方的数量 | 生产企业 | 商业企业 |
1家 | 15.9% | 0% |
2-3家 | 38.1% | 0% |
4-10家 | 33.3% | 0% |
10家以上 | 12.7% | 100% |
总计 | 100.0% | 100% |
调查表明:在有第三方代理的情况下,生产企业使用第三方的数量主要集中在2-10家,商业企业使用第三方在10家以上,说明目前我国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物流"外包"主要以"分包"为主,总代理的比例很小,总体来看在10%左右。在此现状下,企业物流被严重分割,难以达到规模经济性的要求。
本文摘录自互联网络,在此刊登仅为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